北马其顿与乌克兰的足球比赛现在欧洲杯足球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今晚(6月17日)进行北马其顿与乌克兰的比赛,一个小朋友问:“是哪两个国家踢啊?”我说:“北马其顿跟乌克兰?”“喔,北马其顿?没听说这个国家啊?”的确,北马其顿这个国家名字被正式确认,也就两年多时间。这牵扯出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最大奇闻——一个国家在邻国压力之下被迫改国名,还修改国旗。更关键是这个邻国还不是美俄中英法联合国五常或者德日印等强国,而是国际舞台上名不见经传的蕞尔小邦——希腊!且听我这个资深的国际关系界业余学者娓娓道来。受希腊压力被迫改国名北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СевернаМакедони?а;英语:TheRepublicofNorthMacedonia),简称“北马其顿”,是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南欧内陆国,东临保加利亚,北连塞尔维亚,西接阿尔巴尼亚,南毗希腊。面积2.5万平方公里,首都为斯科普里,人口约万。此前出版的地图中,还是叫马其顿。做个类比,我所在的拉萨面积是2.9万平方公里,比北马其顿还大出平方公里;人口呢,我此前北漂时住在天通苑小区,住着60万人,北马其顿的人口相比三个天通苑稍微多那么一点。年1月12日,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共和国为了平息与希腊长达20多年的国名之争,正式改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希腊议会1月25日批准了希腊政府和马其顿政府就国名问题达成的协议。在改名之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均将北马其顿共和国称为“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TheFormerYugoslavRepublicofMacedonia,F.Y.R.O.M)。然而,对这样的改名,一些希腊人并不买账。希腊国防部长干脆辞职,称政府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是一种可耻的背叛。在雅典街头,6万名示威者参加了大型抗议活动,反对政府达成的更改国名协议。年1月,希腊人示威称“马其顿属于希腊”。希腊与这个马其顿共和国就国名的争端由来已久。在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保加利亚人,直到强人铁托组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并把保加利亚语分支——马其顿方言改造成文字后,马其顿族正式成立,这块土地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东剧变时,南斯拉夫一分为六,六个加盟共和国或主动或被迫独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黑山、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都自己拉杆子,马其顿也被迫独立。可是,独立后的名字竟让邻国希腊火冒三丈。希腊人认为,马其顿人叫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叫“马其顿”,因此,尽力阻止马其顿参与各种国际事务及获得国际承认,直到年,联合国允许马其顿暂时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称加入联合国。年,希腊对马其顿实施全面禁运,要求马其顿放弃现有国名。希腊公开宣布,独立的马其顿不该叫做“马其顿共和国”,因为马其顿王国是希腊文化的一部分,所以马其顿自称“马其顿共和国”就是企图吞并希腊领土。很多人刚看到北马其顿共和国这个名称时,会想是否有南马其顿,甚至东马其顿和西马其顿。嗯,还真的有。东马其顿、西马其顿和南马其顿都是希腊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起来占着希腊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因此,希腊认为马其顿人自称这个国名,就是想把这四个马其顿聚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马其顿国家,进而想占用古希腊的辉煌巅峰——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这显然是希腊人不愿接受的。追根溯源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要了解两国的国名之争,还得从希腊文明说起。公元前六七世纪,希腊地区就已经形成了文明。尤其是在击败了东部邻居——波斯后,希腊文明空前繁荣,其中雅典文明被视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渊源。古希腊的牛逼人——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当时的古希腊是四分五裂的城邦状态,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而在当时的希腊人眼里,马其顿是一片蛮荒之地。然而,正是这些希腊“文明人”眼里的“野蛮人”,最终让希腊各城邦屈服。马其顿逆袭的故事,跟其国王独眼腓力相关。在腓力即位前,希腊的两大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年~前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马其顿王国正是利用这个时机实现了崛起。腓力改革后,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马其顿确立了对希腊众多城邦的控制。在当时很多希腊人的眼里,沦为“野蛮人”马其顿的附庸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腓力遇刺后,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前-前年)继承了王位。经过东征西讨,短短20年内,亚历山大建立起了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继位与东征,让希腊人对马其顿刮目相看。亚历山大大帝在征略四方的过程中传播了希腊文化,让希腊文化第一次走向了东方。而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正是大名鼎鼎的希腊百科全书派人物——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帝国也随之迅速解体。即便帝国解体,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文化,依然在波斯和中亚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与之类似,成吉思汗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至今我们也有许多人对其无比膜拜。马其顿地区居民早就斯拉夫化公元前年,罗马帝国吞并了马其顿,并把它列为一个行省。随着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欧洲三大蛮族之一的斯拉夫人借此机会不断南迁,马其顿地区的北部开始了斯拉夫化的进程。在15世纪前后,马其顿地区沦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后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很多国家从中独立出来,其中就包括希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一战前,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地区爆发了两次战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地区被希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瓜分。其中,划分给塞尔维亚部分叫做瓦尔达尔马其顿;归属保加利亚的部分叫皮林马其顿;归属希腊的部分叫爱琴马其顿。马其顿在一战后被一分为三二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从塞尔维亚分离出来,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加盟共和国,这就是今天北马其顿共和国的前身。因此,古代的马其顿地区,在现代分别属于三个国家,即北马其顿共和国、希腊境内的爱琴马其顿区,保加利亚境内的皮林马其顿。瓦尔达尔马其顿时期,希腊和南斯拉夫之间可以彼此相安无事。但南斯拉夫散伙后,马其顿共和国这个国名的出现,对把马其顿帝国视为国家荣耀的希腊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其实,今天的北马其顿共和国的主要居民是外来的斯拉夫人,他们的语言——马其顿语类似于保加利亚语(斯拉夫语系);而古马其顿语其实是希腊语的西北分支。在希腊人看来,以斯拉夫人为主的马其顿共和国,是无权继承历史上马其顿帝国的文化遗产的。而古代马其顿人的后裔,大部分居住在希腊境内的爱琴马其顿地区。因此,希腊人认为自己才是马其顿文化的合法继承者。马其顿共和国独立之初用的国旗希腊人一直认为马其顿共和国从年独立后就一直在挑战“底线”,因为这个共和国的国旗初期用“维伊纳的太阳”(即十六道光芒的太阳)图案,正是当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所使用的。更让希腊不可忍受的是,马其顿共和国居然在首都斯科普里树立了一座亚历山大大帝的骑马雕像,还把马其顿国家足球队的主场以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腓力二世的名字命名,这更加激怒了希腊人,他们表示马其顿此举是窃取希腊的光辉历史。除了文化遗产的争夺之外,希腊担心马其顿共和国未来的领土要求会造成国家分裂。他们觉得这个刚独立的马其顿共和国试图证明自己才是古马其顿帝国的“合法继承者”,下一步会对希腊境内的爱琴马其顿区提出领土要求。希腊极有可能丧失约三分之一的领土,这是希腊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对此,马其顿共和国方面则认为这只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名称而已,哪个民族在这个地区占主导都有资格叫做马其顿民族。还有,马其顿共和国认为自己并没有对希腊提出过领土要求,希腊的担心不过是杞人忧天。都是贫穷才不得不接受改国名然而,为了逼迫这个邻居改名,希腊使用了各种手段。年2月,希腊对马其顿共和国进行经济封锁,并禁止其使用希腊沿岸的各个港口,这对于深处内陆的马其顿共和国来说打击极为沉重。图右是北马其顿现在的国旗在希腊经济封锁的压力下,马其顿共和国先做出了第一次让步,将国旗改成了太阳向四周发射出八道光芒的旗帜,而不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十六道。此外,还修改宪法重申对邻国领土没有任何主张,以换取希腊解除经济封锁。在前南斯拉夫时期,马其顿就一直是经济落后的加盟国。独立后,新生的马其顿共和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前南斯拉夫很多加盟共和国,如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加入欧盟后,经济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因此,马其顿也非常想加入欧盟。但在欧盟问题上,希腊具有否决权。由于在国名问题上的争议,希腊利用自己在欧盟当中的否决权,百般阻挠马其顿的加盟。在国名问题上得罪了希腊,马其顿的入欧梦就是空谈。为了加入欧盟享受发展红利,马其顿最终屈服了,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
中俄都抄袭过凡尔赛宫,辉煌的圣彼得堡夏宫与逝去的圆明园
复旦大学教授“一妻四夫”高论联想到老鼠乌托邦
拉萨后花园,夺底沟有中国第二藏区第一水电站。
来来来,带你看看神仙眷侣的结婚拱门
外来狮子是怎样走出中国特色的
从尸陀林到狮驼岭,吴承恩在说西域佛国“绿化”
顿悟难得糊涂,装傻这东西真能保命啊!
从贾玲的李焕英想到范伟“老大的幸福”
谁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形状
美军频频舞刀弄棒,我来说说他们的老套路
《推背图》未必有真,但全部有假
乱世苍生各有宿命
走进“统治东方”海参崴纪行
行走世界的云
云行天下,告诉你不一样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zz/214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