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膏穴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病例一则

甲状腺结节是近年来多发疾病,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50%-60%,女性高于男性,患者大多在体检中发现,颈部无明显不适症状,此病发病缓慢,但有一定恶变机率,而且近年来恶变机率逐年增高,手术后又极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甲状腺结节疾病历史悠久,对其致病因素有很深刻的认识,并且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甲状腺结节在中医学中可以归属于“瘿”的范畴,有关瘿病的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如《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神农本草经》认为“海藻”可“主瘿瘤结气”。瘿病分类包括“瘿气”、“瘿囊”、“瘿瘤”、“石瘿”、“瘿痈”等。而甲状腺结节对应“瘿瘤”,是气郁、痰阻、血瘀互结于颈前喉结部位所致的以颈前肿大或结而成块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总称。

案例:患者袁某某,54岁,女性,于年11月2日到一代宗师就诊。患者自诉6年前因甲状腺结节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良性结节。术后2年甲状腺结节复发,并逐年增大,于年3月在医院行双侧叶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术后多次复查,消融结节恢复不理想,期间自行服用夏枯草膏和二丁颗粒数月,效果不佳,患者于-11-2在医院复查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双侧叶结节射频消融术后,左侧叶多发囊实性及实性结节,较大者位于中下部,大小17.5mm*15mm*12.5mm,边缘模糊(符合射频消融术后改变),内以实性为主。右侧叶多发实性及囊实性结节,较大者两个为实性,其一位于下级下方29mm*23mm*15mm,边缘光整,其二位于中部4mm*4mm*5mm,边缘模糊(符合射频消融术后改变)。

刻下:精神可,右颈部可见肿块突出,颈部偶有憋胀感,无压痛,口干口苦,性急易怒,怕冷,纳差,眠差多梦,便溏,小便可,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涩。

  诊断:瘿瘤(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治疗: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处方:

  1.一代宗师散结乳癖膏用法:贴敷双侧水突、天鼎穴,每日一次,贴敷8小时左右。

  2.中药口服,给与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

  患者经上述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于年3月复查彩超提示:左侧叶中下段可见实性结节,1.6*1.5cm,峡部偏左侧可见囊实性结节0.7*0.5cm,余甲状腺腺体未见明显占位。

分析:瘿瘤的发生与体质因素及情志失调有关,是气、痰、瘀互结所致。其发病病机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患者多为精神压力大,焦虑易怒,长期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影响人体气血运行,且与瘀血互为影响;情志不畅,肝失条达,同样可以影响人体津液的运行,聚湿为痰,痰瘀互结壅于颈前。

正如《济生方·瘿瘤论治》中记载:“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表明情志因素是瘿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又如《黄帝内经·经脉第十》曰:“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顙。”充分说明肝与甲状腺的关系密切,从肝论治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性。

瘿瘤的发生首先责之于肝,但正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说,肝郁失于条达,横逆犯脾,而致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常,蕴化为痰,痰气交阻,壅滞脉络,痰郁成形而成结块。故肝郁脾虚为瘿瘤患者最为多见的证型,从肝脾论治瘿瘤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述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日久致肝郁气滞血瘀,故可见口干口苦,颈部憋胀;肝郁致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水湿内停,故可见纳差,怕冷,多梦,便溏;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涩亦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之证。

一代宗师散结乳癖膏由莪术、姜黄、急性子、天葵子、木鳖子、白芷六味药所组成,是根据“君臣佐使”相和合进行的配伍。该膏中莪术就是君药,在宋代《本草图经》中就已经记载莪术为“医家治集聚诸气,为最要之药”。

姜黄和急性子为二臣,姜黄入脾行气破瘀,急性子治诸恶疮软坚消肿。此二味药加强莪术之效并疗其兼症。天葵子和木鳖子,不仅消除君臣三味的峻烈之性,并且可以起到消肿散结、破血祛瘀的功效。而白芷芳香上达为阳明经引经之药同时入足厥阴肝经,可以率领众药通达表里运行上下。诸药合力,共奏软坚散结之效。

贴敷所选穴位

  ①水突穴,在喉结两旁,有通利降逆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瘿瘤、瘰疬;

  ②天鼎穴,在水突穴外侧,有调和水火之意,亦有通畅之效,主治功用同水突穴。此两穴在药物的作用下加强了通经络散结节的作用。同时贴敷部位在甲状腺局部,药物可以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甲状腺腺体及结节,起到破瘀散结的作用,也正是因为严谨的药物选取以及精准的穴位配伍才最终保证了膏穴疗法的良好疗效。

总结:甲状腺结节疾病现为临床内分泌常见疾病,对于甲状腺结节疾病的治疗我们首先要分清标本,确定病变脏腑,治病求本,抓住肝脾两脏的病变,口服药给与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疏肝健脾疗其本。其次明确气、痰、瘀互结的标实,给与外用散结乳癖膏散其标,达到内外相合,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同时由于本病的治疗疗程较长,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瘿瘤》所说“瘿瘤者,气血凝滞,年数深远,渐长渐大之症”,一定要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心,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最终的治疗目的。此外还应注重消除致病因素,调畅情志,适度饮食,起居有节,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姝,女,先后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硕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现就任医院甲状腺科中医主治医师。在求学期间熟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书籍,多次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擅长应用六经辨证治疗内科疾病,对甲状腺结节、腺瘤、囊肿,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有独特见解和治疗思路。

“中国中医药网”

---全文完---

点击

获取更多中医师承资讯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zz/214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