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超声
1.解剖和基础
1.甲状腺的大体解剖是:(A)
A.位于颈前,呈蝶形,距体表1cm---1.5cm的浅表器官
B.位于颈侧方,呈椭圆形,位于气管的侧方
C.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颈总动脉的前方
D.位于器官前方,食管的后方
E.位于颈前,呈H形,距体表2cm的浅表器官
解析:甲状腺(thyroidgland)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侧,中间由峡部相连。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2.甲状腺的大体解剖,哪一项是错误的:(C)
A、位于颈前方的两侧
B、形态呈蝶形
C、锥体叶位于右叶下方
D、距体表1cm-1.5cm的浅表器官
E、甲状腺有甲状腺上、下动脉
解析:甲状腺的解剖位置形态和周围
(1)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相连,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体叶,可与舌骨相连。
(2)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包绕,外层为甲状腺外科被膜,内层为甲状腺固有被膜,紧贴腺体,很薄。两层被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手术时分离甲状腺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
(3)甲状腺两叶背面,两层被膜之间,一般有4个甲状旁腺,两个上甲状旁腺的位置较固定,位于甲状腺背面上1/3与中1/3交界处。两个下甲状旁腺的位置较不固定,多位于甲状腺背面下极上方一横指处。
(4)甲状腺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还借两叶上极内侧的悬韧带吊于环状软骨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随之上下移动。
3甲状腺的解剖,正确的是(ABCDE)
A甲状腺可分左右叶和峡部
B30-50%的人还有1-2叶锥壮叶
C右叶比左叶大
D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E峡部厚度小于0.5cm
解析:
1.甲状腺可分左右叶和峡部
2.30-50%的人还有1-2叶锥壮叶
3.右叶比左叶大
4.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5.峡部厚度小于0.5cm
6.每叶长3~6cm,宽2~3cm,厚1~2cm
4关于甲状腺的解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甲状腺可分成左右两叶和连接两叶的峡部
B.30%~50%的人,还有一叶或两叶锥状叶
C.左叶较右叶略大
D.每叶长3~6cm,宽2~3cm,厚1~2cm
E.峡部长.宽均为1.25~2cm
解析:
1.甲状腺可分左右叶和峡部
2.30-50%的人还有1-2叶锥壮叶
3.右叶比左叶大
4.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
5.峡部厚度小于0.5cm
6.每叶长3~6cm,宽2~3cm,厚1~2cm
5.正常甲状腺横切时的超声特征是:(B)
A.甲状腺包膜完整,呈蝶形、强回声。
B.甲状腺为蝶形,包膜完整,均质,中等回声。.
C.甲状腺包膜完整,呈圆形,均质弱回声。
D.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呈蝶形,均质弱回声。
E.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呈蝶形,不均质强回声。
解析:甲状腺横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两侧基本对称,由峡部相连;纵切面呈长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规则整。
6正常甲状腺纵切面时超声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呈长梭形。
B.有包膜。
C.边缘规则两侧基本对称。
D.一般呈中等回声、分布均匀。
E.位于颈总动脉的外侧。.
解析:甲状腺横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两侧基本对称,由峡部相连;纵切面呈长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规则整。甲状腺位于颈总动脉的内侧。.
7.下列哪是正常甲状腺的声像图(ABCE)
A.甲状腺外形,呈蝶形或马蹄形
B.边缘规则,包膜完整
C.呈中等回声,光点均匀,细弱密集
D.峡部后方中央为气管,后方外侧为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
E.甲状腺左后方与气管旁可见到食管
解析:甲状腺横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两侧基本对称,由峡部相连;纵切面呈长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规则整。甲状腺位于颈总动脉的内侧。
8.下列哪项不是,正常甲状腺的声像图(D)
A.甲状腺外形,呈蝶形或马蹄形
B.边缘规则,包膜完整
C.呈中等回声,光点均匀,细弱密集
D.峡部后方中央为气管,后方外侧为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
E.甲状腺左后方与气管旁可见到食管
解析:甲状腺横切面呈蝶形或马蹄形,两侧基本对称,由峡部相连;纵切面呈长梭形或长椭圆形,边界清晰,包膜规则整。甲状腺位于颈总动脉的内侧。
9.王某,女,25岁,超声显示甲状腺长4.5cm,宽2.0cm,峡部0.3cm,甲状腺腺上动脉Vmax(峰值)25cm/s,阻办指数0.5,回声均匀,应考虑:(B)
A、甲状腺炎
B、正常甲状腺
C、单纯性甲状腺肿
D、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E、结节性甲状腺肿
解析:
1、形态:横切面---马蹄形或蝶形,纵切面---上窄下宽的锥形。
2、包膜: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包膜呈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清晰。
3、腺体回声:中等细密回声,正常甲状腺组织和颌下腺回声水平相似。
4、彩色多普勒:点状或短棒状、条状血流信号。
10.成人甲状腺超声检查时的正常测值范围是:D
A.前后径及左右径为2cm,上下径5cm---6cm,峡部为0.5cm
B.前后径及左右径1.5cm,上下径4cm---5cm,峡部为0.6cm
C.前后径及左右径2cm,上下径4cm---5cm,峡部0.6cm
D.前后径及左右径2cm,上下径4cm---5cm,峡部0.4cm
E.前后径及左右径1.5cm,上下径5cm---6cm,峡部0.5cm
解析:
1.甲状腺长径:4~5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1.5cm
峡部前后径:0.4cm
2.甲状旁腺:5×3×1mm
11.下列哪项不是,正常甲状腺的测值(C)
A.侧叶前后径为2cm,左右径为2cm,上下径为4~5cm
B.峡部前后径<0.5cm
C.甲状腺左右上下动脉直径<5mm
D.收缩期峰值速度为22~33cm/s,平均速度为12~22cm/s
E.阻力指数为0.55~0.66
解析:
1.正常甲状腺侧叶前后径1-2cm,横径为2-2.5cm,上下径为3.5-6cm,峡部前后径0.2-0.6cm,左右径为1.2-2cm,上下径为1.5-2cm。
2.甲状腺左、右、上、下动脉直径〈2mm,收缩期峰值速度为22-33cm/s,平均速度为12-22cm/s,阻力指数(RI)为0.55-0.66.
12.超声检查甲状腺时,应选用哪种频率(C)
A.3.5MHz
B.5.0MHz
C.7.5MHz
D.A+B
E.A+C
解析:频率选择:5—7.5—10—12MHZ(线阵)
13.关于甲状腺的供血,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甲状腺上动脉,多来自颈外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由锁骨下动脉的甲状腺颈干发出
C.约10%的人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由主动脉发出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解析:
1.甲状腺上动脉,多来自颈外动脉
2.甲状腺下动脉,由锁骨下动脉的甲状腺颈干发出
3.约10%的人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由主动脉发出
14.关于甲状腺的静脉引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甲状腺侧叶上部的血流,经甲状腺上静脉流入颈内静脉
B.侧叶前部和中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中静脉流入颈内静脉
C.侧叶下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下静脉流入无名静脉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解析:
静脉引流为:
1甲状腺侧叶上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上静脉流入颈内静脉;
2侧叶前部和中部的血液,经甲状腺中静脉流入颈内静脉;
3侧叶下部的血液则经甲状腺下静脉流入无名静脉
2.毒性甲状腺肿
1.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超声特征是(B)
A.甲状腺弥漫增大,内部为低回声,血流较丰富。
B.甲状腺弥漫增大,内部呈中--低回声,血流呈“火海征”。.
C.甲状腺弥漫增大,呈中--低回声,血流不丰富。
D.甲状腺不对称增大,内部呈低回声,血流呈“火海征”。
E.甲状腺正常大小,内部呈中--低回声,血流正常。
解析;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超声特征:弥漫性、结节性增大、左右对称
内部回声正常、增粗或粗大不均
彩色血流信号极为丰富,
—“火焰征”、“海岛征”
甲状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缘多规则
内部回声为密集细小光点,低~中等强度
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2.甲状腺对称性重度肿大,回声不均匀。CDFI血流信号极丰富,应考虑(A)
A.毒性甲状腺肿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亚急性甲状腺炎
D.桥本甲状腺炎
E.结节性甲状腺肿
解析;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超声特征:弥漫性、结节性增大、左右对称
内部回声正常、增粗或粗大不均
彩色血流信号极为丰富,
—“火焰征”、“海岛征”
甲状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边缘多规则
内部回声为密集细小光点,低~中等强度
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
3.下列哪项与,毒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无关(D)
A.甲状腺火海征
B.甲状腺海岛征
C.甲状腺上下动脉增宽
D.甲状腺上下动脉,为高阻高速频谱,峰值速度>70cm/s,静脉为低速宽带频谱
E.血流速度的增加随T3.T4的升高而加快
解析:甲亢二维声像图特征: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缘规则,实质内光点粗而疏松,呈低至中等强度,光点分布不均。CDFI显示:表现为丰富血流信号的“火海征”,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丰富,布满弥漫性点条状及分支状红蓝色血流信号,呈搏动性闪烁;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频谱多普勒为低阻抗的高速动脉湍流频谱,峰值速度可70cm/s。
4.李某,女性,30岁,逐渐发现颈部增粗,手颤、心率快,超声显示:甲状腺均匀性增大,回声正常,胆血流明显丰富,无结节,它最可能的疾病是:(A)
A、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癌
D、急性甲状腺炎
E、甲状腺腺瘤
解析:甲状腺均匀性增大,回声正常,胆血流明显丰富,无结节甲亢
5.一中年妇女,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普遍性肿大,边缘规则,内回声中等强度,无结节,CDFI显示腺体内血管增多,血流加速,最可能是(C)
A.结节性甲状腺肿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毒性甲状腺肿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解析:甲亢二维声像图特征: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缘规则,实质内光点粗而疏松,呈低至中等强度,光点分布不均。CDFI显示:表现为丰富血流信号的“火海征”,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丰富,布满弥漫性点条状及分支状红蓝色血流信号,呈搏动性闪烁;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加快。频谱多普勒为低阻抗的高速动脉湍流频谱,峰值速度可70cm/s。
3.甲状腺肿
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是(E)
A.甲状腺均匀性显著增大,压迫气管和颈部血管
B.早期光点增粗,有的可见散在性.边缘模糊的小结节
C.后期可形成多个薄壁的液性暗区
D.腺体中,常发生液化.血块机化及钙化
E.以上都是
解析:
①甲状腺呈弥漫、对称性肿大,表面光滑无结节,增大可至正常的3—4倍,增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及颈部血管现象。
②内部回声早期可以正常,病变发展后腺体滤泡高度扩张,滤泡内充满大量胶质而形成的无回声区,呈弥漫,壁薄,多发硬变。
③晚期正常甲状腺组织显示不清。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呈点状,散在,少许血流信号,血流并不增多或接近正常。
2.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征是(ABCDE)
A压迫气管和颈部血管
B.早期光点增粗,有的可见散在性.边缘模糊的小结节
C.后期可形成多个薄壁的液性暗区
D.腺体中,常发生液化.血块机化及钙化
E..甲状腺均匀性显著增大
解析:
①甲状腺呈弥漫、对称性肿大,表面光滑无结节,增大可至正常的3—4倍,增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及颈部血管现象。
②内部回声早期可以正常,病变发展后腺体滤泡高度扩张,滤泡内充满大量胶质而形成的无回声区,呈弥漫,壁薄,多发硬变。
③晚期正常甲状腺组织显示不清。
④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呈点状,散在,少许血流信号,血流并不增多或接近正常。
3.下列哪项表现,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无关(E)
A.甲状腺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
B.实质回声增粗,内呈多个中等偏强回声结节
C.结节内可见液性暗区.强光点
D.CDFI显示血流丰富,血流呈花环状包绕结节,并有细小分支伸入结节内
E.“冲洗”征
解析: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见冲洗征
4.下列不符合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是(D)
A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
B甲状腺内多个结节
C部分结节边界欠清晰,回声多变
D正常甲状腺实质回声不能探及
E部分结节可出现退行性改变
解析:结节性甲状腺肿
由于缺碘引起,病程长缺碘后引起甲状腺肿大、增生,一段时间又补充了碘而引起复旧。由于反复缺碘及复旧,多次的交替进行,而形成多个增生结节,结节间有很多条状纤维间隔。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呈不均匀,不对称性增大,表面不光滑呈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间有散在的回声点或回声条形成,因纤维组织增生表现,结节内部呈低回生无包膜,囊性变时可见无回声区,后期结节布满于甲状腺内,不能显示正常的甲状腺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血流丰富,结节周围呈点状或在结节间穿行,绕行的血流信号也可沿结节绕成环状。
5.一中年女性患者,颈部渐增粗,超声显示甲状腺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实质回声增粗,内见多个结节,结节边界欠清晰,有的内部可见液性暗区,CDFI显示血流丰富,粗大迂曲的分支血管,在结节间穿行,绕行。请指出最可能是(C)
A.甲状腺腺瘤
B.甲状腺癌
C.结节性甲状腺肿
D.桥本氏病
E.毒性甲状腺肿
解析:甲状腺癌多为单发结节
6.张某,女性,35岁,颈前部逐渐增大、增粗,不对称,超声显示:甲状腺肿大呈多个结节,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流丰富,绕结节而行,这最可能是(D)
A.毒性甲状腺肿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桥本氏病
D.结节性甲状腺肿
E.以上都不是
解析:甲状腺癌多为单发结节
4.甲状腺炎
1.关于急性甲状腺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病情重,发热,基础代谢率和吸碘率正常
B.甲状腺肿大,内见回声增强区
C.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时,腺体内可见脓肿的无回声区
D.脓肿内可见杂乱的粗大光点反射,灰阶定量>50dB
E.以上都正确
解析: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可见多为全身性脓毒血症在甲状腺局部的一种表现。
声像图: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内部为低回声区,脓肿形成为无回声区,边界模糊,欠清,内部回声常不均。由于是全身性感染疾病,诊断并不困难。
2.甲状腺弥漫性中度增大呈均匀低回声,形成“假性囊肿”征应见于(B)
A.急性甲状腺炎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
D.甲状腺腺瘤
E.甲状腺囊肿
解析:甲状腺弥漫性中度增大呈均匀性低回声,形成“假性囊肿”征即是冲洗征,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
3.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及超声特征是:(E)
A、初期咽痛、低烧、有上呼吸到症状
B、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白细胞上升,血沉快
C、甲状腺中度增大,内有均质稀疏弱回声点
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较丰富或不丰富
E、以上都是
解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由病毒感染所致,女性多件,常发生于20-60岁。同时伴有上感,低热,咽喉痛等。甲状腺轻度肿大,疼痛局部有压痛。实验室检查WBC↑ESR↑。
病理:甲状腺肿大约1倍,切开为透明胶质,镜下见腺泡为肉芽组织代替,有较多的炎性细胞、胶质颗粒巨细包形成,并便与结核结节相似,故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细胞性甲状腺炎。早期有“甲亢”症状,中后期可伴有“甲减”或恢复期症状。
声像图:
②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中度增大,探头挤压时,有压痛。
②内部呈均质低回声,有散在弱回声点
③甲状腺边界模糊,后壁回声增强,常与患侧颈前肌之间间隙消失,形成弥漫性粘连。
4.一中年女性,发热,颈粗,疼痛,WBC数增高,T3.T4升高,ESR加快,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度增大,包膜增厚,甲状腺与颈前肌之间,间隙消失,可见“冲洗”征,内部为均质稀疏弱光点,CDFI显示,低回声区周边,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稀少,请指出其最可能是(B)
A.急性甲状腺炎
B.亚急性甲状腺炎
C.桥本氏病
D.侵袭性甲状腺炎
E.甲状腺功能减退
解析: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见冲洗征
5.患者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超声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内部呈稀疏、均质弱回声点,甲状腺与颈前肌间间隙消失。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实验室检查:T3T4增高。诊断可能是:(D)
A、甲亢
B、桥本甲状腺炎
C、甲状腺癌
D、急性甲状腺炎
E、亚急性甲状腺炎
解析: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病史,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内部呈稀疏,均质弱回声点,甲状腺与颈前肌肌间隙消失,血流丰富,T3,T4增高,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
6.某某,男,20岁,感冒后发现咽痛,颈前部肿大、疼痛,低烧、白细胞升高、ESR快。超声显示:甲状腺中度肿大,回声减低。最可能的诊断是:(D)
A.结节性甲状腺肿。
B.原发性甲亢。
C.甲状腺腺瘤。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慢性甲状腺炎。
解析:临床典型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期(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恢复期,参考国内文献亚甲炎声像图也可分为三期,早期:临床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头疼、乏力、纳差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及压痛,并向颌下、耳后、颈部放射,右侧甲状腺受侵稍多见,双侧甲状腺也可同时受侵,有些患者先局限于一侧,以后又爬行至对侧,故有“爬行性甲状腺炎(Creeping现象)”之称。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对称性普遍性中度肿大或单叶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呈片状或带状低回声区,回声从外至内逐渐减低,以病灶中心部位回声最低,边界模糊不清,无包膜和声晕,无瘤体占位效应,后方无增强效应,如单侧局限性肿大,常可形成小结节。典型的病灶可延伸至甲状腺表层与前颈部肌群粘连,表现为患侧甲状腺与其接近的颈前肌二者之间间隙消失,或见类囊肿样低回声带,探头加压时出现明显压疼。CDFI显示甲状腺正常部位的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异常区周围血流信号丰富,而内部常无血流显示或仅有稀疏点状血流显示,极少数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频谱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多不大于正常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明显改变。中期:临床症状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声像图表现病灶区域缩小,边界仍不清,也可部分清晰,探头加压疼痛减轻或消失;CDFI显示病灶区血流信号仍较丰富。恢复期:因巨噬细胞消失,滤泡上皮细胞再生,间质纤维化,瘢痕形成,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超声显示甲状腺内不均匀的回声增强,可见少量散在稍强回声点,压痛消失,CDFI显示无异常血流信号。
年CDFI上岗证曹雁老师辅导班
1.精讲班元,包含题库和视频和书籍
2.题库班元(邮寄)
3.视频班元(千聊观看)
4.普通班元普通视频做题班两本书籍
以上所有班次均赠送书籍一套。
单卖套餐
1.做题班元
2.普通视频元
3.两本书籍元
温馨提醒:(辅导班报班成功,网报审核未通过后果自负,不退费处理)
销售部负责人
全国总代理电话
山东省赵老师:
贵州省常水老师:
江苏省庞王娟:
江苏省汪老师:(南京书店负责人)
湖北省曹老师:
总部及内蒙古省:
付款方式,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白癜风黑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