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词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它有时候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别人的嘴里或身上的一些气质看出来,但它又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今天谁又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明天谁又懂得了一点中国文化,后天什么习俗又成为“非遗”,那么究竟文化这个东西是什么,它又和我们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如果真要算起来的话又何止五千年,从第一个私有制王朝夏算起到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清这种数千年的时间孕育了不少历史名人、政治大家、军事将领、诸侯藩王,从他们身上又出了不少的民间习俗、书法字画、工艺制品、文学典籍、重要思想、谋略六韬、标志建筑等,也不知道是谁把这些都称为中国文化。
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也许只是文坛大匠们的著作,比如唐诗宋词元曲,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我们通过学习也能背诵些许,但它们所代表的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九牛一毛而已。
都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单单礼仪这个两个词就能浓缩数千年以来华夏儿女为人的根本,它是维持着优良社会秩序让人遵守社会道德的一种禁锢。
如果说礼仪是作为最基础的文化的话,那么在它之上还有哪些能够作为文化的代名词?当我们的祖先脱离了刀耕火种,开始步入文明社会,直至第一个封建王朝夏的建立,很多的秩序也开始得到实行。
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它就像我们走的路一样,先由人发明出来,在慢慢的进行改良,让它更易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车同轨、钱同样,文字也有大一统,最后演变成现在的汉字,这也是文化的演变过程。文字的出现让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演变,它们都被一一记录在书本上,这也许是文化最大的功劳。有了它,我们才能感受到快意恩仇、江山如画、史诗巨作。
除了这些,古代的六艺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礼、乐、射、御、书、数。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百家争鸣的各种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由历史典故改变而来的小说四大名著皆是文化的范畴。川菜、鲁菜、粤菜、淮扬菜、湘菜、闽菜、浙菜、徽菜等食文化。川剧、京剧、粤剧等戏剧,就连平常吃饭的筷子都是一种潜在的中国文化表现。
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从唐诗三百首,到文言文,再到社会中尊老爱幼、谦让礼貌、长辈尊称、一言一行皆能表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这都是文化从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