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淋巴细胞疾病学术大会暨国际淋巴瘤最新进展研讨会于4月16-18日在成都举行。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工作组组长、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建勇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新型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布替尼在CLL领域的最新临床数据。
李建勇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奥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CLL/SLL)患者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共入组8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ORR)达到93.9%,其中完全缓解率(CR)高达21.3%,部分缓解率为61.3%,伴淋巴细胞增多的部分缓解率为11.3%。达到首次缓解的中位起效时间1.8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均未达到。其中CR率的数据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是其他BTK抑制剂的4-7倍。
在安全性方面,李建勇教授表示,奥布替尼治疗慢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耐受性好,未观察到房颤,≥3级出血、高血压和腹泻等其他BTK抑制剂因脱靶效应导致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李建勇教授说:“更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奥布替尼治疗慢淋患者方面具有突出的CR率、持久缓解率和安全性改善。作为具有卓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的高度选择性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并且有望成为联合治疗的优良选择。”
年12月25日,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奥布替尼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以及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两项适应症。奥布替尼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激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细胞增殖及存活的重要调控机制。BTK抑制剂能阻断B细胞受体(BCR)诱导的BTK活化及下游信号转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促进细胞凋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