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本次活动我省以社区宣传、专题讲座、网络宣传、地铁专列主题宣传以及各地市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开展,由各级卫生健康委(局)主办,各级疾控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协办。
带你认识“碘”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必须每日少量从外界摄取才能满足人体需求。
孕妇缺碘可致胎儿大脑发育落后、智力低下,严重者可患克汀病(呆小症),造成不可逆损伤;儿童和青少年缺碘可致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缺碘可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精神不集中、易疲劳等。
我省上世纪80年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11个市均为自然环境缺碘地区,共查出地甲病患者人,病区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为8.1%,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32.6%,发现地方性克汀病病人例。
自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策略,我省已取得显著成效。最新监测显示,以8-10岁学生为代表的一般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尿碘中位数从年的μg/L上升到μg/L,处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碘适宜水平区间(-μg/L);甲状腺肿大率从14%下降到2.2%,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5%),所有县(市、区)均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状态。
图1.?年浙江省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μg/L)
图2.?年浙江省8?10岁学生甲肿率(%)
浙江还缺碘吗?缺!
我省于年在个乡镇开展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发现全省居民生活饮用水碘中位数为2.10μg/L,以行政村为单位居民饮用水水碘中位数均小于40μg/L以下(碘缺乏病地区的划定标准),证实了我省所有县(市、区)均为碘缺乏病地区,外环境缺碘状况一直存在,碘缺乏风险也将持续存在。
图3.全省水碘含量分布图
盐碘是我省居民碘摄入的主要来源
据全省膳食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居民碘摄入70%以上来源于碘盐,仅不足20%来源于海产品。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传统膳食结构中,我省居民仍然需要通过食用碘盐为主来防治碘缺乏病。
图4.各种食物对膳食碘摄入的贡献率
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疾病发病无明显关联
由浙江省疾控中心牵头开展的浙江省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相关疾病研究发现,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未存在明显关联。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开展的全国甲状腺疾病与碘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碘超足量和过量是甲状腺结节的保护因素,碘缺乏是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当前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显著增高,可能与B超分辨率提高和筛查机会增加有关;未发现碘摄入量增加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甲减和Graves病之间的关系。相反,碘缺乏不仅可以引起碘缺乏病,而且与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相关,因此控制甲状腺疾病,仍旧需要坚持全民食盐加碘政策。
孕妇仍存在碘缺乏风险
年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孕妇尿碘中位数为.5μg/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宜量(-μg/L)下限,提示我省孕妇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风险。
据此,省疾控中心启动了孕期碘营养水平与健康影响专题研究,开发上线孕妇摄碘估算软件。
图5.孕妇摄碘估算软件
该测碘工具依据调查孕妇的饮食结构、富碘食物摄入习惯,可快速估算出孕妇每日碘摄入量,精确判断孕妇的缺碘风险,及时推送相关健康知识,做到科学补碘、分类指导。
部分地区学校仍存在使用非碘盐
全省儿童膳食碘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儿童膳食碘摄入中75.03%来源于碘盐,来源食物碘仅占23.34%,因此,如果儿童食用非碘盐,会大大增加碘缺乏的风险。
尽管我省8-10岁学生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肿大率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但日常监测中仍发现食用非碘盐的学生尿碘水平低于国家标准,甲状腺肿大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存在碘缺乏风险。据此省疾控中心制定了《浙江省学校食堂供应合格碘盐的指导意见》,保障学生这一碘缺乏病防治重点人群的碘营养安全。
☆知识点:碘缺乏病如何防治?
(一)坚持食用碘盐
尽管我省目前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状态,但外环境缺碘状况一直存在,如果停止补碘,则很有可能导致碘缺乏,建议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二)提高孕妇碘营养
孕妇应坚持食用合格碘盐(25mg/kg),推荐首选孕妇专用碘盐(30mg/kg),并在坚持食用孕妇专用碘盐的基础上,食用富碘的食物进行辅助补碘,同时适当增加动物类蛋白质的摄入。
(三)落实学校食堂供应合格碘盐
学校食堂应供应和使用合格碘盐,可将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健康讲座等形式将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普及至学生、教职工和食堂工作人员。
地铁专列主题宣传上线啦~
来源:中心环健所
编辑:江小美李小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