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免疫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但谈到打防疫针则是连小孩子都有过体验的,这背后其实就是免疫的道理。我们就来聊聊免疫的前世今生。
人物名片马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基础医学院院长,医院高级专家会诊中心专家
人物名片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师从孟澍江教授攻读中医温病学专业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二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日本合作研究。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江苏省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擅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熟练肺癌、胃癌等各类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的中医药调治。
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有些人在生了某些病后一辈子几乎不会再生此病。实际上就是通过生病而获得了对这种病的免疫能力。也正是基于这种启迪,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种人痘”预防天花的世界性、伟大创举。现在的麻疹、小儿麻痹症、破伤风、百日咳、狂犬病、宫颈癌、乙肝等等已经有疫苗可以注射和预防,就连最臭名昭著的艾滋病、沙斯、寨卡等疾病也在各国专家的抓紧研究疫苗过程中。这些都是免疫机理的发现与研究、发展而带给人类实实在在的福利。
怎样通俗易懂地了解免疫这个问题呢?
免疫,免,就是免除,疫,就是疾病。也就是免除我们生病。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和医生都不是万能的。退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如果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我们就可以不生或少生病,即便是生病后也能尽快康复。
免疫系统如何防病?
简单地说就象程咬金一样,免疫系统也有三斧头:
第一就是生理性防御。就如同我们传统的住家一样,堂屋门大开,串堂风进来,小孩子吹了就容易感冒生病。所以,有钱人家就会置个屏风来抵挡一下。而人体的皮肤、粘膜就相当于这个屏风。更有趣的是,中医处方防风、黄芪、白术三味药可以增强免疫功能,防止感冒、虚汗等疾病,起到预防疾病的“屏风”的作用,便被冠名为“玉屏风散”。
第二就是自身稳定作用。我们人体的细胞都是有寿命的,如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天,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而血小板的平均寿命只有7-9天。因此,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衰老、死亡,又有大量的细胞新生。免疫系统日常消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清除体内代谢的垃圾,以达到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目的。
第三就是免疫监视功能。体内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不都是循规蹈矩地重复走着新生-衰老—死亡之路的,总有极少数的学坏了,走了歪路而发生突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则能及时发现并清除这类坏分子,避免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宛如国家的警察和纪律系统
说到这里读者大概会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免疫系统宛如国家的警察和纪律系统,维护着我们人体这一方天地的长治久安。假如这样就真太好了,我说的只是假如!
因为,人的免疫系统除了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抵御外来疾病外,十分讨厌和麻烦的是:往往反应过度,小题大做,吃个花生、虾也来皮肤过敏(荨麻疹),哮喘;甚至把人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如精子、甲状腺球蛋白、眼晶体等)当作攻击对象而发生免疫性不育、桥本氏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交感性眼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