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废弃的楼,此前赵女士在此工作过
在单位工作多年,产假后刚上班,仍在哺乳期间,突然被告知解除劳动合同。
找单位索要自己应得的报酬和津贴,单位却拒绝支付。
劳动仲裁裁决单位应支付赔偿金、生活费、生育保险金等费用,单位依然拒不支付。
起诉后法院判决维持劳动仲裁裁决,单位仍不支付。
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单位照样拒不支付。
滨州市民赵女士就遇到这样的经历。
赵女士介绍,她于年来到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任职,先是从事营销类岗位,后于年来到旅游板块,负责秦皇河景区的运营管理工作。
年8月,赵女士开始休产假,按照相关规定应于第二年2月底上班。赵女士表示因为当时正是疫情期间,景区工作实在缺人,因此产假还没结束她就已经提前上班。
年4月10日,赵女士手机上突然收到单位下发的通知,被告知她与单位的劳动合同于年3月31日到期,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单位不再与她续签劳动合同,“请你在收到本通知2日内,到公司办理工作交接和相关手续”。
正常工作期间被单位辞退,这让赵女士实在无法接受,“如果工作失误了、出错了,给单位造成损失了,因为这些被辞退我都能接受,无缘无故就找出这么一个理由,我接受不了。”赵女士说。
而对于通知中提到的劳动合同,赵女士单位确实和她们签过两份合同,而后单位也确实出具了两份劳动合同,一份起止时间为“年9月1日至年8月31日”,一份为“年9月1日至年3月31日”。
赵女士表示,这两份合同都是近两年补签的,合同具体内容、条款、时间,她们都不清楚,也没在意,“因为当时单位说这就是个形式。”赵女士说,“但现在来看,他们已经在为辞退我们做准备了。”
没有理由就被辞退,关键自己还在哺乳期,赵女士认为单位实在太过分。
再回单位上班已经是不现实,赵女士就想要回自己应得的报酬:“当时没想别的,只想把单位拖欠的工资和生育保险要回来。生育保险是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给员工的,连这他们都给扣下了。”
对赵女士的诉求,单位不予理睬,无奈之下,她寻求劳动仲裁帮助。
经过调查,滨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支付赵女士赔偿金元,年3月份生活费元,返还生育保险待遇元。
裁决书下达了,但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依然拒绝支付和返还。
就在等待过程中,赵女士突然接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的传票,原来是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不服劳动裁决,将赵女士起诉。
经法院审理,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败诉,维持劳动裁决。
劳动部门支持,法院判决,赵女士本以为这样终于可以拿回自己应得的补偿金、生活费和生育保险,但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仍然拒不支付,并向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年最后一天,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该公司不服法院判决起诉,被驳回↓
至此,该事件应该有个最终了断,但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还是原来的态度:拒不执行。
“直到现在,滨州黄河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还依然运营,他们也不是没有支付能力,他们这么做,就是明摆着欺负人,无视法律!”赵女士说。
据曾在该公司工作的老员工讲,该公司确实也辉煌过,但是到现在基本淡出了大众视野,媒体资源已所剩寥寥,网上公开很多起劳动争议法律案例,现在西区开发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空置烂尾数年,莲华文苑小区更是数次被曝光!目前,赵女士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未有回音。新滨州综合:看滨州、掌上滨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