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衢州学院校长郑友取
当前,衢州正围绕“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的奋斗目标,全力打造四省边际现代产业、人才科创等“十个桥头堡”。衢州学院作为深耕于衢州的本土大学,着力实施校地融合“”专项计划,即打造高贡献度的5个科创服务领军团队、新增高辨识度的4个省级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契合度的30%大学生留衢率、争取高转化度的2亿元横向研发经费、构筑高辐射度的10个产业学院(行业研究院、国际合作学院),深入实施“融入衢州”行动、“区域联盟”行动、“赋能升级”行动,为衢州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实施“融入衢州”行动。推进学科“造峰填谷”计划,围绕衢州六大标志性产业链,凝练六大学科专业主攻领域,建设装备智造、碳中和、围棋等八个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开展衢州学院服务发展专项行动,年服务企事业单位家,达成合作项目项,横向科研经费突破万元;深入开展校地企共建博士工作站(创新站)建设,目前家博士工作站中有7家成功入选全省首批25家“浙江省博士创新站”;加大提升学校引才育才水平,年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6人,同比增长71.4%,目前,在职博士已突破人。今年留衢率目前已达21.3%,同比增长50%。
实施“区域联盟”行动。牵头建立衢州市省际中心城市研究院(筹),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组建浙闽赣皖省际绿色制造产教融合联盟,推进“四校四地”互联互通;参与组建浙江省氟硅材料产教融合联盟、衢州市双碳研究中心等,设立衢州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美丽经济学院”“四省边际山区共同富裕研究院”;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启衢州学院·牧高笛丝路商学院及海外英才班的全面合作。
实施“赋能升级”行动。开展“1+1+1”计划(借力1所名校、帮扶1个学院、服务1个产业),与浙大衢州“两院”共建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衢州),与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共建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借力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大院名所,共建衢州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其中氟硅钴新材料绿色制造训研创基地项目获批年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
下一步,衢州学院将聚焦“三步走”战略目标,强化开放融合发展战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校企人才共育;与企业联合攻关技术难题,促进技术共研;加强与市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平台共创;加强校地对接联系,完善机制共建,努力提升“未来想象力、核心竞争力、产业服务力、社会影响力、过硬治理力”,为衢州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