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坎坷的阿尔巴尼亚入盟道路

概要

阿尔巴尼亚渴望加入欧盟,此事与阿国的转型期一样漫长。可悲的是,时间拖得越久,与目标就离得越远。阿尔巴尼亚于年获得欧盟候选成员国资格。7年来,阿尔巴尼亚人一直对入盟寄予厚望。然而,自那以后,该国就再也没有取得重要进展。年,阿国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阿尔巴尼亚似乎不愿再为入盟付出更多心血,而欧盟方面也不加劝说,不再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了。阿尔巴尼亚在欧盟获取一席之地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显然,欧盟还未做好迎接这位新客人的准备。

引言

6月22日,在举行关于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的第一次政府间会议问题上,欧盟各国外长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北马其顿和保加利亚之间的冲突也成为了阿尔巴尼亚获批与欧盟举行第一次政府间会议的障碍。或者说,北-保冲突至少是时下未能召开会议的原因。现在,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都必须将注意力转向7月1日起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斯洛文尼亚以及即将于年10月举行的欧盟峰会。

有原因,但无行动

葡萄牙欧洲事务国务秘书(SecretaryofStateforEuropeanAffairsofPortugal)安娜·保拉·扎卡里亚斯(AnaPaulaZacarias)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谈判未能开启的消息。正如扎卡里亚斯所言,葡萄牙在其轮值主席国任期内已尽一切可能为两国争取机会,但谈判最终仍未能开启。

在法国连续两年阻挠与阿尔巴尼亚开启谈判之后,欧盟委员会于年3月为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亮起了开启谈判的绿灯。至少这意味着欧盟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介入,并为斯科普里和索菲亚找到解决冲突方案。但是,直至欧盟峰会召开前两个月,欧盟才开始采取行动。当然,最终保加利亚行使否决权并不令任何人感到意外。

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欧盟似乎一直在与时间抗争,以说服保加利亚支持北马其顿开启谈判。部分外长表示,保加利亚不仅对斯科普里开启谈判“抱有敌意”,这种敌意同样也表现在对地拉那的态度上。

葡萄牙在任期结束前对索菲亚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要求其解决与斯科普里的争议,并希望第一次政府间会议能够在今年六月举行,并在实际层面使两国翻开入盟篇章成为可能。但欧盟连续多次都失败了,斯科普里和地拉那的入盟进程也只好停滞在多年以来相同的进度上。

一些人认为,随着保加利亚七月举行普选,可能会有机会解决僵局。普选使成员国有更好的机会向保加利亚新政府施压,以便与北马其顿达成协议,为阿-北两国铺平道路。

下一次会议将于十月举行,但阿尔巴尼亚开启谈判的可能性仍然是个未知数。未来欧盟是否能成功说服保加利亚不要针对北马其顿入盟谈判问题行使否决权还有待观察,尽管这次欧盟未能说服保加利亚。

反应与逆反应

阿尔巴尼亚多次被拒绝开启入盟谈判。起初,问题出在改革执行不力;后来,则因改革的实施方式受阻。此次,欧盟高级官员(seniorEUofficial)认可了该国取得的进展,但阿尔巴尼亚再次受到了惩罚。欧盟扩大事务专员(EnlargementCommissioner)奥利弗·瓦尔赫伊(OliverVarhelyi)表示,欧盟将努力在年为阿尔巴尼亚亮起绿灯。

欧盟表示,没有西巴尔干地区参与的一体化是不完整的,并且自年塞萨洛尼卡峰会(ThessalonikiSummit)以来,欧盟已对该地区的一体化前景达成一致。德国欧洲事务部长迈克尔·罗斯(MichaelRoth)呼吁搁置保-北双边冲突,向前迈进。他还提出,双边问题理应在不阻碍取得进展的同时由双方协同解决。

其他欧洲外交官对当下形势表示失望,认为地区形势不利于区域和平与稳定,并称其为一个战略失误,而该失误很可能将进一步削弱欧盟在区域内的形象。另一些人则认为,欧盟成员国与巴尔干国家间潜在的双边问题不应被用来阻止扩大进程,也不应成为扩大进程的一部分。

从其声明来看,欧盟其他成员国现预计,保加利亚举行紧急普选后,该国批准谈判框架的可能性更高。如果保加利亚方面进展顺利,那么两个候选国开启谈判的道路应当是明朗的。

另一种更有希望的说法是,当一个更了解区域事务的巴尔干国家(即斯洛文尼亚)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时,或许能够促进这一进程。眼下已有众多有关两国入盟问题的假设和猜测。即便人们在纸上读来都觉得极端,更别提在实际情况中会是什么样子。

奥利弗·瓦尔赫伊及其争议性举动

新闻网站《Politico》上的一份报告指出,欧盟委员提出了与阿尔巴尼亚开启入盟谈判的可能性,但让其邻国北马其顿等候。这是扩大专员奥利弗·瓦尔赫伊散布的话。欧盟官员认为,北马其顿在入盟达标方面比阿尔巴尼亚取得的进步更大,因此,瓦尔赫伊的做法可能引起极大争议。

这一做法遭到了其他欧盟官员和诸多成员国的反对,其中包括德国等主要成员国。瓦尔赫伊的做法重新引发了有关欧盟扩大进程(EU’senlargementprocess)的辩论。人们广泛认为,扩大进程已停滞在西巴尔干地区。这引起了官员和外交官们的担忧:欧盟对邻国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俄罗斯和中国将填补这一空白。

就在欧盟外长会议召开之前,流传着一份来自欧盟外交部门(EU’sdiplomaticservice)的讨论文件(discussionpaper)。文件警告称,“该地区人们对扩大进程感到非常失望”、“人们对欧盟在交付疫苗过程中的拖沓现象的认知进一步助长了其幻灭的叙事”。报告指出:“一个强大的欧盟是防止西巴尔干国家‘渐行渐远’的最佳方式”。

拉马和扎埃夫在斯科普里会面

6月23日,即决议公布的后一天,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EdiRama)根据其议程前往斯科普里。拉马在参加北马其顿经济论坛(EconomicForumofNorthernMacedonia)时表示:“阿尔巴尼亚和北马其顿并未失败,失败的是欧盟自己。”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阿尔巴尼亚在处理欧洲一体化问题时,不仅显现出很强的放弃情绪,而且缺乏进一步尝试的意愿。拉马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话称,阿尔巴尼亚和欧盟的问题“或多或少就像一场婚礼,一切都已就绪,只不过最终新娘没有出现。”

此外,很明显,通过拉马的言论可知,阿尔巴尼亚方面地拉那已经对欧盟尽了所有义务。信号很明确,是欧盟内部的分歧阻碍了阿尔巴尼亚入盟的进程。

公众态度:从扩大疲劳到失望再到沮丧

本文旨在收集并分析阿尔巴尼亚网民在获知公开消息后的普遍情绪。不出所料,公众态度并不乐观。公众首次表现出明显的挫败感,想要放弃,有时甚至感到愤怒。这种公众情绪的升级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出现的。尽管布鲁塞尔的绿灯并不意味着该国可以卸下负担,但至少能为未来带来些许希望。

入盟不进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年轻阿尔巴尼亚人的渴求,而如今欧盟却不再具备那般的吸引力了。事实上,三十年后,对阿尔巴尼亚人而言,欧盟已成为一个更加务实的目的地,它不再是过去那个受尊崇的实体了。

目前,对于阿尔巴尼亚普通公民而言,该国获得欧盟成员国身份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的互联互通、更加便捷地迈入一个大型的统一市场等等。然而,入盟进程的停滞不仅危及上述务实要素,而且也会为欧盟在过去几十年间曾拥有的吸引力蒙上阴影。

结语

当总理埃迪·拉马被问及这一事件时,他答道:“这是他们(欧盟)的失败,而非我们的失败。”在一般情况下,这的确言之有理,但对于阿尔巴尼亚的入盟进程而言则不然。最后,阿尔巴尼亚只能面临这样的局面:一届又一届的政府接二连三地宣布他们坚定地希望成为欧盟的一份子。因此,结局是:提要求的一方除了遵从以外别无选择。

很显然,布鲁塞尔对扩大已无兴致,而且在充斥着条件、否决权和警告的长篇故事中,欧盟总体上已经没有什么别的能为西巴尔干国家提供了。于阿尔巴尼亚人而言,年的欧盟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与阿国接壤的邻居,在制度上是一个遥远的陌生人。

(作者:MarselaMusabelliu;翻译:尤诗昊;校对:郎加泽仁;签发:陈新)

***中国-中东欧研究院非营利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于年4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注册成立,是中国在欧洲首家独立注册的新型智库。中国-中东欧研究院搭建起依托中东欧国家学者的学术研究网络。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f/2147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