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见过吗散结解毒治甲状腺肿大,淋

夏枯草

来源产地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或长冠夏枯草的果穗。

夏枯草在每年5-6月,当花穗变成棕褐色时,选晴天,割起全草,捆成小把,或剪下花穗,晒干或鲜用

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

分布于东北及山西、山东、灌输、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别名夕句、乃东、燕面、麦夏枯、铁色草、棒柱头花、灯笼头、棒槌草、锣锤草、牛牯草、广谷草、棒头柱、六月干、夏枯头、大头花、灯笼草、古牛草、牛佤头、丝线吊铜钟

多年生草本,茎高15-30cm。有匍匐地上的根状茎,在节上生须根。茎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具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无毛。

叶对生,具柄;叶柄长0.7-2.5cm,自下部向上渐变短;

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圆形,大小不等,长1.5-6am,宽0.7-2.5cm,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隘翅,边缘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

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顶生长2-4cm的假穗状花序,花期时较短,随后逐渐伸长;

苞片肾形或横椭圆形,具骤尖头;花萼钟状,长达10mm,二唇形,上唇扁平,先端截平,有3个不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下唇2裂,裂片披针形,果时花萼由于下唇2齿斜伸耐闭合;

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mm,略超出于萼,长绝不达萼长之2倍,下唇中裂片宽大,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雄蕊4,二强,花丝先端2裂,1裂片能育具花药,花药2室,室极叉开;子房无毛。

小坚果黄褐色,长圆状卵形,长1.8mm,微具沟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mm。

夏枯草,见过吗?散结解毒。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辛、苦,寒。

归肝、胆经。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中药大辞典》

"味微苦,微辛。"

入肝、胆经。

清肝,散结。治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中华本草》

苦;辛;性寒

归肝;胆经

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内服:煎汤,6-15g,大剂量可用至30g;熬膏或入丸、散。久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脾胃虚弱者慎服。

夏枯草散结解毒。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f/214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