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中医怎么治

中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才华,更涵盖了中国人对“天地和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规律”的辩证认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传统中医是如何解读甲状腺疾病的。

关于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机,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庄子》中就有了关于“瘿”(即甲状腺肿)的记述。

公元年,名医葛洪首创以海藻治“瘿”之先河。

在中医看来,所有甲状腺疾患(甲亢、甲减、腺瘤、甲状腺癌等)都属于“瘿”的范畴。

中医如何看待甲状腺疾病?

“瘿”的病因可总结为七情内伤,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七情内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如长期抑郁,或突然遭受恶性刺激,既伤“忧”、“思”,又伤“悲”、“恐”,导致肝气郁滞,使津液凝聚成痰,阻于颈前形成瘿肿。

一旦郁久化火,必然导致肝气不舒,出现情志上的烦燥和易怒,继而影响五脏气血失衡,使肾阴亏损,水不涵木。

五脏中肾主水,肝主木,肾水不济肝木,必导致肝火上亢而煎痰成“瘿”。

现代生活中许多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多是由于经常生气和嫉妒心理长期刺激使情志不畅所致,正如中医所谓的“百病气上生”。

此外,饮食失调,水土失宜也会导致“瘿”的形成。

由于饮食不节,致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气郁滞则使痰饮郁结成“瘿”。

其病机即由气滞→痰凝→血瘀→“瘿”。

中医的治疗特色在哪里?

中医与西医在诊断和治疗上的主要区别是:

西医重在治“病”,通过科学检测确定病原,如:找到结核杆菌或癌细胞,确诊结核病后,就服抗结核药物杀灭结核菌,通过B超、CT和活检确定癌变部位和进程,决定手术或放、化疗去杀灭癌组织。

中医则是先通过望、闻、问、切互相映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机和症状。

才能“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

然后根据辩证制定方案,急则治标,缓则本,标本同治。

实际上,由于不同的病因和病机,“瘿”的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

●肝郁气滞型:症见颈侧轻度肿大,多伴胸闷、胁胀,情志抑郁、急燥,多汗或恶心呕吐,便溏,舌红苔薄腻,脉弦数。

治则疏肝、清热、理气、解郁。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肝火上亢型:症见颈前肿大轻度到中度、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口苦口干、手舌震颤、易怒、夜不成寐、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火、生津、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阳上亢型:症见颈部轻度肿大、心悸、易怒、口干口苦、手舌震颤、易饥、消瘦、舌质红、苔薄黄、左关脉弦。

治则平肝息风、祛疾、散结。

方药:珍珠母丸(加减)。

●气阴双虚型:症见颈前轻度肿大、心悸气短、烦燥、失眠、自汗、盗汗、面黄、消瘦、四肢乏力、手舌震颤、舌红苔薄、少津、脉细数。

治则益气养阴、生津散结。

方药:生脉散合二冬汤(加减)。

●痰湿凝滞型:症见颈前中度肿、眼球突出、胸闷、腹胀、吞咽不畅、恶热、汗出、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腻、脉濡滑。

治则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中医通过辨证,因人、因地制宜调整病人的五脏六腑、气血失衡的症状和原因,全面制定方案,即三分治,七分养,更偏重于治“本”。

●心态疗法: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心安则下不危。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瘿之生,源于七情不畅,故调好心神乃上策。

故百病之康复首先要调整心态。

“瘿”者,即使最严重的甲状腺癌,在人体肿瘤中亦属低度的恶性肿瘤,其自然生长期可长达10年,除未分化成转移癌外,一般预后良好,平均5年生存期占83%~95.6%。

一般女性预后较男性好,年龄愈小预后愈好。

故患者调整心态,只要能乐观地放松心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面通过食疗,一面把注意力放在琴、棋、书、画的业余爱好上,乃最好的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患者若系中青年人,可适当采取晨起或傍晚练习打打羽毛球或骑自行车,沿海边或乡村林间小路,既呼吸清新空气,又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滞血瘀的症状。

对于中老年人,如若四肢关节活动受限,可适当请理疗师做局部穴位按摩,改善微循环,也有利于改善气滞血瘀,促进早日康复。

萝卜海带汤

主料:萝卜克、海带50克、陈皮10克、生牡蛎30克、海蛤壳10克。

辅料:鸡汤或肉汤、盐(适量)。

制法:取海带、陈皮、生牡蛎、海蛤壳洗净同煮40分钟后,将药液滤出,拣出海带切丝,萝卜切块,再放入药液中,加少量鸡汤或肉汤、盐,上火煮至萝卜熟以进味为度。

用法:吃菜喝汤。

功效:软坚散结,化痰理气,主治气郁痰凝型甲亢。

干烧冬笋

主料:冬笋克(切块)、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鲜菊花5克、生栀子2克。

辅料:料酒、酱油、白糖、鸡精、清汤(适量)。

制法:将冬笋入油锅低温炸成黄色,捞出控油,放入空锅中,加清汤和调料,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烧至汁将干(忌糊)。

用法:捡出药材,食冬笋。

功效:清泻肝火,滋阴祛痰,主治肝阳上亢型甲亢。

作者: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抗衰老专家王卫民

编辑:春雨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f/2146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