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不少人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甲状腺癌
为此一直惴惴不安
“怎么就得癌症了?”
“能不能治好?”
“会不会死?”
……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甲状腺癌虽然高发
但并不难治
1甲状腺癌并不可怕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其中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生活中很多人将这种甲状腺癌称作“懒癌”,这是因为甲状腺癌病程发展较慢,对生活的影响也不严重,有比较大的救治空间。但甲状腺癌再温和,它终究是癌症,还是要警惕。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
一般情况下,早期的甲状腺癌患者都不会表现出任何的临床症状。通常病情都是通过体检才发现的,很少有患者能够在体检前就发现自己患了甲状腺癌。
2引起甲状腺癌的原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高碘或缺碘饮食),发射线接触史,雌激素分泌增加,遗传因素,或其它由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特别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演变而来。
3甲状腺癌,
什么人更容易得?
1、女性为主:以育龄期妇女、中青年女性为多见。主要原因除了和女性激素有关外,情绪也占有很大部分原因,不愉快或者敌对的情绪可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2、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癌有家族遗传倾向,后代发病率比普通人高,国外有家族遗传者,一般在儿童时期预防性切除甲状腺。
3、有放射线接触史者:诸如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辐射线等是目前甲状腺癌仅有已明确的致病因素。
5、碘摄入过量的人:碘摄入过量会影响甲状腺正常生理功能,增加患甲状腺癌危机。腌制产品、海产品等高碘食品摄入过多,不但可引起甲状腺相关疾病,更为甲状腺癌埋下隐患。
6、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吸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等是导致各种癌症的共同因素,长期接触这些因素的人属于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
4甲状腺癌切不切?
并非是一发现癌变就要立马切除。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目前一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已经不需要手术切除,避免了脖子上长长的刀口,更重要的是,也可以避免了切除后的长期服药“优甲乐”治疗。而且贸然进行甲状腺手术,也可能会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声音永久嘶哑、局部血肿压迫等风险。
随着甲状腺患病人群越来越趋向年轻化,患者们不仅要求治愈疾病,更要求保持颈部的美观,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着科技进步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正趋向于微创化。
微波消融是在可视超声智能定位仪下采用3毫米的微波离子消融针靶向介入到甲状腺病变组织内,用高温将结节、囊肿、腺瘤等进行灭活,术后已消融的结节病灶在短时间内自身吸收、消失,手术创口仅有几毫米如针孔般大小,数天可自行消失,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不损伤甲状腺功能,深受患者青睐!
5甲状腺癌的分类
1、乳头状癌
一般30~45岁的女性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约占80%~90%。以淋巴转移为主,局限在甲状腺内,恶性程度较低,一般预后好。
2、滤泡状癌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中老年人较多,高峰期在50岁左右,发病率约2%~10%。以血行转移为主,可侵犯甲状腺临近组织或者经血道远处转移,但肿物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中等,通过手术治疗、碘治疗,可治愈,预后较好。
3、髓样癌
中老年人发生比例较高,一半患者是家族遗传,发生率约1%~5%。容易从淋巴及血液转移,会产生降钙素,有低血钙的表现,还可以并发其它内分泌瘤,如肾上腺瘤、副甲状腺瘤等,中度恶性,手术治疗为主,预后效果一般。
注意:髓样癌在超声下,边界清楚,很容易被误诊为良性癌,可以做个降钙素检查,以帮助确定其良恶性。因其具有遗传性,所以若家庭成员有一人检查出甲状腺髓样癌,其他家庭成员最好也做个降钙素检查。
4、未分化型癌
未分化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发病率的1.0%~7.5%。可能是原本已存在、观察多年的甲状腺结节突然局部肿大变性,从淋巴、血液转移,高度恶性,浸润广泛,放疗为主,难以手术,且存活率差,其5年生存率低于10%,是最严重的甲状腺癌类型。
总之,不管是甲状腺结节,还是甲状腺癌,医院,找权威的医生,为你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干预或其它治疗,才是明智的。
春暖花开日
防治正当时
春季全国大型甲状腺疾病
公益诊疗活动开启
京、沪、豫三甲名医团
齐聚中科,权威会诊
甲状腺彩超+弹性成像+甲功三项+抗体两项
仅需90元
名额有限(每日限20名)
请提前预约
预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