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欧洲开辟新兴市场ldquo

来自“巴尔干丝绸之路”的吸引力显而易见:除了打通欧亚的物流大动脉,它还是“零关税”出口欧洲的市场、未来潜在的欧洲制造业聚集中心和潜力巨大的商品消费市场,本身亦拥有廉价的收购项目、热切的融资需求和高性价比的劳动力。这一切使“巴尔干丝绸之路”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越了获得该区域纯粹贸易市场的层面。

本文刊于《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年第6期

(欢迎订阅,订刊方式见文章底部)

认识“巴尔干丝绸之路”

“巴尔干丝绸之路”,是中国在巴尔干地区打造的联结中国与中东欧并快速到达西欧的水陆联运物流新通道,是“一带一路”线路的延伸。

从狭义上讲,这条路线以希腊港口比雷埃夫斯(Piraeus)为起点,向北经过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到达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主要包括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和匈牙利4国;

从广义上讲,它还覆盖了线路沿线的周边国家,辐射阿尔巴尼亚、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

起点比雷埃夫斯港——从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的欧洲第一个大型集装箱港口,被视为“巴尔干丝绸之路”的皇冠;终点布达佩斯,将被打造为“一带一路”欧洲物流的十字路口;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是伸入巴尔干腹地的客运和货运担当。

“巴尔干丝绸之路”背后的故事

说起来,“巴尔干丝绸之路”是西方经济学家Bastian参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一个“区域经济”地理概念,承载此概念的项目实体,正是由中国、匈牙利、塞尔维亚和马其顿4国总理共同宣布修建的“中欧陆海快线”。   

“中欧陆海快线”的诞生,还得从一条古老的单轨铁路现代化升级开始说起。   

早在年,第二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就达成一致,共同修建改造升级“匈塞铁路”。当时,坐完这条全长仅40公里的铁路,需要花掉8小时,简直可以称作“龟速”。   

年年底,第三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期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作为对前一年协议的进一步落实、深化和升级,中国和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四国总理共同宣布修建“中欧陆海快线”。   

这条直接辐射万人口的“中欧陆海快线”,正是“匈塞铁路”的延长线和升级版。它南起希腊比港、北至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中途经过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格局,基本显示了“巴尔干丝绸之路”的核心范畴。   

众所周知,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眼下,这条高效的“巴尔干丝绸之路”交通走廊,无疑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了!

最短航线

  “中欧海陆快线”是目前我国到欧洲距离最短的海运航线,它一改以往的传统航线,使我国输往欧洲的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7~11天。   

传统航线: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好望角—南大西洋—北非海岸—北大西洋—欧洲腹地。   

中欧海陆快线:中国—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希腊比港—斯科普里—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      

战略意义

  扩大了中欧贸易规模,带动沿线国家和整个中东欧国家加快发展,进而缩小地区差异,促进欧洲内部平衡发展,充实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有利于海陆并进、畅通物流,形成新的快捷重载综合运输走廊,各国企业可以深度参与。   

将大大降低中欧间的物流成本,密切两地经济联系,促进人文交流,加强互联互通,为我国对欧洲出口和欧洲商品输华开辟一条新的便捷航线。       

贸易表现

  根据欧洲委员会和科索沃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我国和西巴尔干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在年达到33亿欧元。其中,我国与塞尔维亚的贸易占了贸易总额的近一半,达14.69亿欧元。

另外,年我国在巴尔干部分国家的贸易伙伴排名如下: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排名第3位,马其顿排名第4位,塞尔维亚排名第4位,阿尔巴尼亚排名第2位,黑山排名第3位,科索沃排名第4位。

订刊方式:

直接点击主页面下方菜单-

或拨打-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qz/214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