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乎,他终于把ldquo活儿rd

一台相机一支笔留作日后的回味之

北马其顿行之四

被夜里的飙车巨响骚扰没睡好,我在早上的昏沉中艰难醒来。

这里是北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

晨曦中,一家家门户紧闭的商铺依然沉寂,售卖食品的店家早已忙碌起来。

一位女团友出门闲逛,看到热乎乎刚出炉的面饼诱人,想尝尝。没有当地货币代纳尔,便掏出欧元。

卖饼的妇人坚持不收她的欧元,还非要送她一个饼。

淳朴真挚的热情,让人难忘。

为了这份情谊,第二天早上,团友又特意去花钱买了饼,回来分给大家尝一尝。

上午,我们去游览建于公元6世纪初的Kara城堡,它静静地卧在老城区的山岗上。

8:20,工作人员还没上岗。

打过招呼,我们在一片寂然中登上古老且落寞的城墙。

在这座防御性城堡上驻足远眺,尽揽斯科普里远山近景。

身边被岁月打磨得本已残破的堡垒,已被修复。

导游说,城墙里面是老城,而城墙外是新城。这种改变开始于年代,城外的贫民窟已变身为新城区。

远处山顶有个巨大的十字架,据说是千禧十字架。尽管高大宏伟,还是距离太远而难以进入我们的镜头。

从城堡返回老城区,我们应该入内参观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却吃了闭门羹。

是时间早了吗?我们不甘心,终于得以从侧门进入院内。

清真寺建于15世纪,寂静的寺院,悠悠然的环境。

室外小净池的石凳虚位以待。

不能进入寺内,我们在周边转转。

导游说那座高耸的塔是唤拜塔。而我们在北非参观清真寺,是叫宣礼塔的。

老城区里有许多历史建筑,包括民居、基督教堂和修道院等,亦不乏建于15世纪的清真寺和土耳其浴池。

我们轻轻漫步在安静的大巴扎区域里。路旁的商铺们全都紧闭店门,似乎很不情愿过早醒来。

也或许是在储备精力和物力,以迎接大白天以及夜里源源不断的顾客流吧。

眼前这一片绿色的圆顶建筑群规模挺大,是国家博物馆。

原先是土耳其人建的“澡堂子”——大浴场。

导游说,大圆顶的是当年的更衣室,小圆顶的是浴室。

大浴场建于15世纪,有客房15个。两个大更衣室分别是男士、女士的;其余的是私人更衣室。

土耳其人喜欢泡澡,爱干净,再说天气太热,不泡澡也不行。因此他们到哪儿,就把澡堂子建到哪儿。

眼前这个浴场建得具有清真寺风格。

走在街上,我们这些亚洲脸一定很显眼。

一个男人凑过来,且认准了海波是导游,便与她商量,自告奋勇当向导。

海波多年生活在意大利,带团多用英语,而北马其顿的官方语言是马其顿语,当地人大多讲土耳其语。

红衣者是导游,蓝衣男人是毛遂自荐的向导

海波想了想,答应付费欧元,请他今天带领我们游览斯科普里,包括科索沃地区。

这位北马其顿本地男人,自我介绍叫阿西布,51岁,是个穆斯林信徒。

为了拉近乎,他又说自己家就在老城区里,住的是“大豪斯”。还告诉我们,家有一儿一女儿,都20来岁了。

机灵的阿西布不吝美言,直夸海波长得好美。

海波也打趣回应他,我把自己晒得黑,终于有人说我健康美了,这下子不用愁了!哈哈哈……

也许阿西布还想表示喜欢中国人,又说自己喜欢广州女孩。

广州女孩?什么意思?难不成他曾经给广州人当过导游?

不管怎么说,把“向导”活儿揽到手的阿西布很高兴,立即送给我们一份“礼物”,带我们去看一座东正教教堂——圣救世主教堂。

教堂建于16世纪中期。当局对建筑高度有限制,所以尽量往地下的深度去建,而成为现在的模样。

院子里有个杰出人物的石棺。雪白的墙上有铜制的人物头像。

整个教堂区域维护得非常好,洁净、肃穆。

我们稍没留神儿踩到草地,管理人员立刻提示我们,严禁踩踏。

从教堂出来拐到商业街上,大大小小的商铺陆续打开店门,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来之前听说这里经济比较落后。以我所见,感觉城市治安尚好,居民生活也安定。

尽管只是管中窥豹,我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体验更多,还是祝愿这里的人们生活幸福。

随即,我们要发车前往科索沃。这个经历过残酷战争的地区现在是啥样儿?

未知,让我充满好奇。

文/摇滚老太图/黄海土豆扑克牌里的梅花K改国名?它为什么阳光之城,奥赫里德石头城,科托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地拉那,你还好吗?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qz/2145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