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死亡是神圣而庄严的,但它又总是充满着伤感,当亲人去世后,生者都会感到伤心。然而,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这是不可改变的结果。当亲人去世后,生者便会为其焚烧纸钱,该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那么,焚烧纸钱具有怎样的含义呢?
一、我国的殉葬文化
早在殷商时期,我国便产生了殉葬文化。帝王常居高位,他们享受着最优质的资源。古人认为,当一个人去世后,他们便会前往另一个世界。帝王希望他们在去世后,也能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到优待,所以他们颁布了殉葬制度。
殷商时期尤为迷信,当时的人民无比信奉神灵,每当遇到大事时,大家都会通过占卜来向神明请示。由于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男性认为家产、妻妾都是私有物品,在去世后,他们的家人会将金银财宝、妻妾等放至坟墓内。
不过,当殉葬文化诞生后,我国便衍生出了“盗墓”行业。盗墓者通常为游手好闲的人群,他们不愿努力奋斗,只想获取不义之财。当盗墓者提前定好盗墓目标后,他们便会将其洗劫一空。另外,部分经历饥荒等人也会前往不知名的陵墓盗墓。这些陵墓的规模或许不如皇陵,但陪葬品却也很多。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盗墓都是一种不齿的行为。
二、纸钱的来源
1、有关秀才的传说
提到纸,那就不得不说起蔡伦,可纸钱的起源却与他毫无关系。在东汉时期,有一位秀才曾苦读多年,可他却从未中过状元。眼见着家庭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秀才便放弃读书,转而开始经商。
在蔡伦发明了纸后,秀才便嗅到了商机,他决定拜其为师。秀才的学习能力很强,蔡伦也毫不吝啬,他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秀才。几年后,蔡伦去世,秀才便继承了他的产业。虽然秀才的造纸技术很好,可使用纸张的人员却很少,所以这些纸张都只能堆积在家。秀才很是担心生意,渐渐地,他竟病死了。
秀才死后,他的妻子伤心欲绝,整日都在家中哭泣。邻居得知秀才的遭遇后,便决定帮他的妻子料理后事。妻子见家中没有值钱的物件,所以她决定焚烧家中的纸张,以此来充当陪葬品。
在第三天时,秀才竟突然从棺材中坐了起来,这让妻子和邻居感到不可思议。在询问后,秀才表示这些纸张竟都变成了钱,他用这些钱买通阎王,所以他才能死而复生。由此,我国开始流行烧纸钱的习俗。
2、有关蔡莫的传说
除了秀才外,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传说。当蔡伦成功发明了造纸术后,他的弟弟蔡莫很是羡慕。于是,蔡莫便开始研发造纸术,但他制造出来的纸张却很粗糙。
蔡伦的妻子以为造纸失败后,便气得当场昏倒。蔡伦认为妻子不幸去世,便焚烧了所有纸张,以此来祭奠妻子。可没想到,妻子竟清醒了过来。或许是为了售卖纸张,妻子表示,正是这些纸张拯救了自己的性命。久而久之,当亲人去世后,大家也开始焚烧纸张。
三、烧纸钱的价值
1、安慰生者
当亲人去世后,生者会感到伤心,但大家认为,所谓的去世是指肉体的死亡,而精神和灵魂不会被毁灭。每当佳节时,生者会给逝者扫墓,并焚烧纸钱。对于生者而言,这是一种慰藉。根据传说,在另一个世界中,纸钱会变为货币。为了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生者会焚烧大量的纸钱。
2、表达对逝者的尊敬
焚烧纸钱能够表达亲人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之情,虽然逝者已经不在生者的身边,但大家却不能忘记他们。在一年之中,生者会扫几次墓,这能够“告诉”逝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
在焚烧纸钱时,生者也会与逝者“说话”,给他们诉说家人的情况,让他们不必担忧。另外,生者还会寻求逝者的保佑,例如保佑后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等。
总结: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童年时,大家都渴望着长大,可在长大后,大家却又会回忆童年。可孩子长大后,那就说明父母已经迈入老年时期,当父母仍健在时,大家应善待父母。不过,大家仍会面临亲人死亡的情况,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应给予无限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