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时,如今很有名的高中母校当时还寂寂无名,那会高考通知书的送达和领取也只是惯例放到食堂后面的一个没几块完整的窗户玻璃自然就不需要锁和人来值守的空屋子,大家的录取通知书摊在两张课桌拼起来的大桌子上,墙上有个本子,谁领走谁做个登记。
估完分数报完志愿后印象深的是我尽量抽时间来背一些语句优美的的英语短文,印象最深的是登山者马洛里的故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若干次因为困难巨大想打退堂鼓时,都会想起他的那句“Becauseitisthere”,就会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在等待中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虽然没经验但我总觉得眼前的通知书少了点啥,因为就印着一个学校大门照片和写我的录取专业的名字。学校位置?从当地火车站咋去学校?开学时间?学费多少?啥都没有啊。但好歹先收起来吧。包括老师也觉得很奇怪,虽然纷纷觉得我收到了一份假通知书。但最后还是在8月底收到补充邮寄来的入学须知。
我高考那年,克林顿刚当美国总统,他的拉链还没坏,他提出的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即NII和贾跃亭的车一样,也还只是PPT上的一个长长的拉链。电话也打不通,入学后才知道大学所在城市那个夏天正在从7位号码升级成8位,所以发的通知书还是老版的7位电话号码。。。。。。。
所有经历过没最终耽误事的波折就是花絮,这个花絮的谜底揭开是在大学时某一巨难科目的老师突然上课问,你们班有我老乡吗?于是我兴奋的站了起来,心里想着看来这门课不会补考啦。老师说:“你不知道你咋来学校的吧?考试前学校开招生会议,我看从来没有从老家招生,我就提议增加老家作为生源地。然后我还参加了招生组,你们的录取通知书还是我亲自邮寄的!”
嗯,估计老师回到老家招生一定很高兴,归心似箭(把酒言欢),第一次招生也没啥经验,所以整的我以为读了个假大学。我用努力学习这门超难功课的行动来表示对这位帮家乡持续不断带来录取指标的老师表示感谢,但还是不幸倒在20%补考率里。继续对这位可以帮家乡争取录取指标,但在考试成绩上绝不藏私的老教师的学术精神值得尊重。
改变我命运的这次高考考试前神助的出现了招生名额,填报志愿前一天也发生了让我知道居然有这所学校的花絮(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心灵鸡汤里常说“选择大于努力”,我觉得很多场景,别人的无意中的决定带来的影响力会让你的努力如生双翼。这样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贵人”。
距离高考天,学弟学妹们高考好运,碎碎念念的录取通知自会在山重水复曲径通幽中如约出现,自己努力自有看不到的贵人襄助!
封面这张照片拍摄于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选这个房子表示对从筚路蓝缕走向成功的高中母校表示敬意和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