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星语刘亚儒趣谈我的名字

·《乾陵文苑》总第期·

趣谈我的名字

刘亚儒

我叫刘亚儒。小时候很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陕西方言发音中“儒”字读入声的原因,很容易被误读,常常被小朋友乱读、取笑,所以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内心埋怨父母怎么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难听的名字。上初中的时候,同村的一位才子与我不睦,常在放学回家长达几公里的路上哼唱着骂我,同行的伙伴们都听得明白,可无人吭声。这一骂就是三年!那时打不过人家的我就只能心里恨呀,这倒霉的名字在那人的嘴里哼骂起来怎么那么顺溜!雪上加霜的是,高中时代无意中被一位老师抓典型,天天被招去受训,一位从未谋面的王姓老师兴致勃勃地加入到了训斥队列中来,也从这个名字上做文章。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还记得他圪蹴在一把椅子上,一双变态眼尖酸刻薄地看着我,气势汹汹地骂道:“你还叫刘亚儒!瞧瞧你那熊样儿!你看着一点儿也不雅!也看不出你有多儒!”如今想来,当时灰头土脸、满面沮丧、笨嘴笨舌、丝毫不会讨老师欢心的我,的确算不上雅,也说不上儒,可是也想不出十五、六岁的我当时能“雅”出何型、“儒”出啥样?高中分文理科后,班主任老师老把我的名字写成刘雅儒,喜欢开玩笑的同班同学就顺势给我改成刘雅茹,常常取笑我这名字女气,搞得我感觉上也灰不溜秋的,心里很不美气。工作后,因为名字的原因,也闹出不少的笑话。据说当初被分到高中任教,人还未到名字已到,可校方发现暂时无法给我安排住宿,颇感为难。听到新来的小老师叫“雅茹”,一位好心的女老师主动提出愿意同住,结果被告知此“亚儒”非彼“雅茹”,便落下笑柄。这样略有黄色联想的故事被人反复讲述了不知多少次,即使几十年后的今天,老同事聚会还被讲得津津有味。当年有万人空巷之影响力的电视剧《渴望》,我只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剧中有点自私形象的人物王亚茹一出场我就觉得怪,一有人提到其名字我就感觉是在说自己,于是便仓皇逃离现场了。结果就是,《渴望》的主题曲本人是耳熟能详,可该剧具体情节今天也不是很了解,即使该剧在当时轰动中国大地。以上都是这个名字给我带来的不好的方面和负面的影响,可星转斗移,世事颠倒,阴阳轮回,这名字后来也有了其出头之日,也有了其被人夸奖的时候。第一次感觉这名字好,是在外院上研究生后的迎新晚会上,同班的李姓同学出字谜逗趣,竟然以我的名字为谜底,谜面是“现存的亚洲最大的学者——打一同班同学名字”。当时非常诧异,断然没有想到这个被我讨厌了几十年的名字,居然能有这样特殊的解读。颇具智慧的李姓同学几十年后已经失去了联系,可他的这一新颖的解读我名字的方式,却让我永远难忘,因为他赋予了我那个令人生厌的名字新的生命。那次在上“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时,母校的姚宝荣教授点名到我时,出乎意料地评论道:“你一定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你父母给你名字起得好!”我当时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心里直嘀咕:“这个被我嫌弃了几十年的名字竟然被教授评价说‘起得好’!我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父母被赞美为知识分子!”没想到呀!没想到!后来进入恋爱季节,和我相亲过的姑娘真的很多,可一个个都成了过眼云烟,分手原因多种多样,毋庸赘述。只有妻子在看到我的名字时竟然就小鹿乱撞了,那个“儒”字撞开了她的心房,后来其长发被我盘起,人也成为了我的新娘,成为了我孩子的妈。懵懵懂懂中,这名字成就了我的婚姻!要知道,那时候的我已经被生活折磨得不成人样,面黑皮皱,皮包骨头,双颊凹陷,大眼无神,不成人样,单位的吴阿姨偷问妻子说:“你老公是否吸毒?怎么瘦成那样?”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名字造就了我的婚姻。这些都是名字身份蜕变的明显证据,也是名字给我带来的好处与福利。当然,与名字相关的还有一些趣事,不得不拿出来说说。上学时代,人们似乎从来没有在意自己的名字到底是哪几个汉字,具体写成哪个字也没有多大关系,于是我的名字中的儒字常常被简化写成单立人旁边一个“进入”的“入”字。这是个民间自造的错误汉字,新华字典中根本没有,电脑字库里也找不出来,可这个错字却陪伴了我几十年。第一代身份证办理的时候,学校的办事人员未经核实就给我报上了这个错误名字,办证的女工作人员非常“认真负责”,尽管字库里没有这个字,可还是绞尽脑汁,利用其娴熟的电脑技能,给我生造了这个字,并在发放身份证时给我显摆自己如何对工作负责。看着人家如此辛苦,也无法预料未来可能遇到的麻烦,就只好咬牙忍了,接收了这个名字错误的身份证。于是,平时在任何公开场合,我都是使用正确的名字写法,只有这身份证上的错误一直保留着。在多数的工作和学习场合,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毕竟稍有常识的人都可理解其中的缘由并予以理解。然而,在领结婚证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很较真的对工作极其负责的女办事员,非常坚持原则地在我的结婚证上写下了这个错误的名字。当时感觉尽管名字不对,很是别扭,可想到这并不影响自己娶媳妇,也就咬牙领走了结婚证,顺利地娶了媳妇,如此相安无事许多年,直到年出国办签证需要公证结婚证,这时候才发现麻烦来了。办理二代身份证时,本人已经正名刘亚儒,可并没有通过公安局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过声明。于是,便出现了我身份证与结婚证上名字不符可又无法给予合法解释的状况,这时候隐隐约约感觉到,麻烦似乎出现了。于是多方咨询,寻求解决方案。一位明事理的好友告诉我,需要去相关部门在户口本上把这个错误的名字标注为曾用名就合法了。于是,马上动手托熟人去派出所添注这一项。进展相当顺利!可等拿到手的时候,我又傻眼了。因为那个单立人旁边一个“进入”的“入”字的汉字在字库里没有,而海口的工作人员道行太浅不会造字,就退而求其次把我的曾用名标注为“刘亚仈”,因为汉字中这个“仈”字和那个字长得最像。亏得老外看不出其中蹊跷,后来签证拿到了,可曾用名这里却出了个笑话。时至今日,这笑话还在继续着。后来,我查阅字典,方知这个“仈”字是一个姓氏名,读音与“八”字相同。在闽南语中,“仈”字是常用字,是“懂得”、“知道”的意思。琢磨一通后,幡然醒悟到这个“仈”字也与我冥冥中大有缘分,儒家不就是孔子创造的嘛!孔子不就是因为“仈”很多道理才被全球传诵的嘛!于是,我也有点沾沾自喜地在心里默默接受了这个曾用名,“刘亚儒”某种意义上不就是“刘亚仈”嘛!可有时候依旧觉得这事儿滑稽可笑!在海外工作的时候,常常需要给外国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可汉字外国人很难读,更难理解。于是,我灵机一动,想起了李姓同学当年的解读——“亚洲最大的学者”,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挥,把自己名字解释为“第二个孔子”,其中缘由不难理解。恰巧自己的海外工作单位是孔子学院,于是这样的解释不但好记,还可以很好地宣传中国文化,于是我常常给国际友人如是解释我的名字。年的一个清早,我乘火车从新西兰惠灵顿市中心前往远郊的帕拉帕拉乌木(PARAPARAWUMU)公务,车厢里寥无几人。为排遣寂寞,便和邻座的白人女子闲聊起来,也如是显摆了自己的名字。适逢该女子曾在广州工作两年,于是我们两个的话匣子便被打开了,“中国”、“新西兰”、“热带水果”、“中国美食”之类的话题,都被我们涉猎到了,一路狂侃了一个半小时,然后才在依依不舍中告别。原以为故事可以就此打住,可两天后去惠灵顿的ScotsCollege公务,一位女老师很好奇地问我道:“你的中国名字是否叫‘第二个孔子’?”我愕然!原以为与其素味平生,可竟然发现是一位故人。该老师解释说,几天前在火车上同行,她在距离不远处就座,听到了我们谈话的许多,记住了我名字的趣解,并一再解释,自己并不是有意偷听,而是火车中人的确太少,而我们聊天时得意忘形,音量太大才泄露了天机!我俩当时相视大笑,感觉故事之奇巧,世界之渺小!其实,我也很好奇:刘亚儒这名字到底是谁给我起的呢!有一次,我和母亲谈及了此事,母亲的解释让我愕然!话说我出生的时候,四舅当时刚到上小学的年龄。在生下我满月后,母亲回娘家过四十天。一天,母亲和小舅舅逗趣聊天。小舅舅问:“姐姐,给咱孩子起什么名字呢?”“不知道呀!你说呢!”母亲逗他。于是小舅舅就挖空心思来提供自己知道的诸多名字。“叫‘革命’吧!”“不好!”“叫……”“不好!”……“叫亚儒吧!”“嗯……”母亲突然停顿了下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后来我就被命名为“刘亚儒”。几年前见到四舅时,我曾求证过此事,可他却摇头表示不记得了。我感慨了很久!一个平淡无奇的名字,得来于不经意间,取之于稚童的言谈中,与平淡无奇的本人结缘,竟然也有了这样奇特的经历和起伏,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用途,并完成了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功能!我再次感叹,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曲折多变!今天,到很多地方去,人们都说我人如其名,温文尔雅,有儒家风范。可我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我本人成就了这个名字,还是这个名字成就了我本人!己亥年8月22日于海口

作者简介:刘亚儒,男,祖籍陕西乾县,出生于年4月16日,今年53岁。-曾在西安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学习,现定居海口,在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

-,受国家汉办委派,前往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圣-基里尔-麦迪逊大学语言学院工作两年;-年,再次受国家汉办委派,前往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四年;

现为中国加拿大研究会理事;海南省翻译协会理事;海南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秦腔研习社负责人。

译著《亚历山大大帝》《南极探险家斯科特》《约翰·葛里尔逊——纪录片的开路人》《热带冲浪天堂》。

在新西兰《侨闻》、《新生活》、《乡音》、《华人邮报》等报纸发表过散文、随笔和诗歌40多篇。有作品曾多次在大赛中获奖。

双庙村

总顾问:杨争光

主编:李夏

古诗词责任编辑:袁富民崔岳

散文责任编辑:王荣君李木子陈海燕梁卫峰杨燕

现代诗责任编辑:邓智华余琳

书画责任编辑:张建党高恺

法律顾问:李木子

《乾陵文苑》投稿须知

投稿作品:散文、诗歌(最少3首)、小说、书画。所有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自己原创作品,文责自负,且授权《乾陵文苑》独家发表,其他任何公开刊物转载刊发必须经过《乾陵文苑》授权。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zz/2145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