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阳西县组织专家评审40项新增非遗项目,举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非遗项目展览,既生动诠释了“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又将非遗项目带到群众身边,让许多鲜为人知的非遗项目变得“活起来”“火起来”。
目前,阳西县拥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2项,分别是:阳江山歌、阳江剪刀锻制技艺;市级非遗项目2项,分别是:东水古法造纸、书村走公;县级非遗项目2项,分别是:鲤鱼化龙、大古村。阳西县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学徒60多人。
今年以来,阳西县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开展了第三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已收集到非遗线索76条,并征集到40个非遗项目作为县级项目候选名单,为扩充阳西县“非遗”项目名录夯实了基础。
日前,阳西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召开第三批非遗项目初步评审会,六位评审专家对40项新增列入非遗项目名录的备选项目开展深入细致的评审。经过考察项目背景、了解传承人情况、评估项目的传承价值,最终全票通过了40项县级非遗项目申报初审。
据悉,阳西县将从中选取逾20个精品项目参与市级非遗项目申报,这些非遗项目的申报将让阳西非遗保护工作迈进全市领先水平。
阳西县正在筹备出版《文化阳西》《寻味阳西》等相关书籍,将有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阳西县举行“文旅融合·文体惠民”大型展览,其中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独立主题展出,受到了群众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