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成功开展我市首例颈

10月16日下午,我院顺利完成了淋巴结穿刺和tg洗脱液的采集,这也是我市开展的首例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tg洗脱液检测技术,为怀疑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确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患者是一位32岁的女性,2年前曾在台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一直在我院随访观察,半月前B超提示右侧颈部IV淋巴结内出现微钙化,怀疑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该患者要求马上行二次手术,外科主任马军杰看了超声报告后,考虑患者为二次手术,手术复杂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若直接手术不但风险较高且不符合指南要求,建议先行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洗脱液tg检测。马军杰征得患者同意后,与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的同事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淋巴结穿刺和tg洗脱液的采集。

颈部超声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检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方法之一,但任何可疑的超声发现(圆形、囊性变、高回声或微钙化、不规则血流等)单独说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度均不足。淋巴结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已被广泛应用在可疑病灶的进一步鉴别诊断上,但其诊断精确度距理想状态仍相差甚远。为了改进淋巴结FNA细胞学(FNA-C)的诊断效果,有专家想到测定FNA的穿刺针洗脱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FNA-Tg),因为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分子,其在非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DTC转移的佐证。年,Pacini等首次研究了这种方法的效能: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衡量,FNA-C的诊断敏感度为85.7%,而FNA-Tg的诊断敏感度为%。此后的20余年中,多项关于淋巴结FNA-Tg测定的研究陆续发表,其中涉及FNA-Tg与FNA-C诊断效能比较的全部研究均证实FNA-Tg灵敏度均高于FNA-C,特异度持平或稍逊于FNA-C。此外,Frasoldati等报道,FNA-C联合FNA-Tg后,诊断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从84.8%提升至95.6%,优于全身核素显像和血清Tg测定。基于这些研究,年欧洲甲状腺癌诊治共识和年美国甲状腺学会DTC诊治指南中,均推荐可联合使用FNA-C和FNA-Tg来评估可疑颈部淋巴结,特别是在DTC术后随访中。这也是从官方角度认可了此项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

外科专家介绍

马军杰临海市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外科主任,浙江大学硕士,台州市工程人才,临海市医坛新秀。师从于我国著名甲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王平教授,擅长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治,获得国家级专利一项,主持并完成台州市课题一项,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5篇。擅长甲状腺良恶性疾病诊治。

刘海舟临海名医,主任医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台州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台州市医疗卫生专家、临海市十佳文明礼仪白衣天使、临海市高级人才,连续获临海市卫健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从事外科专业工作23年,在国家级、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浙江省级和台州市级课题研究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多次举办省级、地市级甲状腺疾病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甲状腺外科专家王平教授,在甲状腺、乳腺、疝气、胆囊等微创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张卫峰副主任中医师。年6月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年7医院工作,从事普外科工作已16年,能熟练掌握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诊治技术,处理本科急诊,熟练操作普外科的II、III类手术。曾多次到外地进修学习,于医院进修甲状腺乳腺外科、血管胰脾疝、胃肠外科;医院进修血管外科,师从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蒋劲松主任,现在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参与并完成台州市级课题一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现主要从事血管和疝的微创治疗。

长按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zl/214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