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援鄂护士被确诊甲状腺癌转移”的消息,让人十分揪心。
据报道,4月27日,安徽合肥,在防护服上写字督促女儿写作业的援鄂护士周国红,被确诊为甲状腺癌转移。39岁的周国红是安徽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月9日出征武汉,期间曾两次晕倒。结束隔离至今,周国红一直在与癌症作斗争。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国红声音十分虚弱:对不起,我好疼啊,谢谢关心,我今天做了个手术没法说话……
网友刷屏留言,表示心疼:抗击疫情都挺过来了,希望周国红能够早日康复,并拥抱美好人生。
“重女轻男”的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的恶性肿瘤。
近几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上升的,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
甲状腺癌总体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目前已位居发病率第4位。男女发生比率约1:4,且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
另外,有家族遗传史、超重或肥胖、存在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情况,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得了甲状腺癌,会有哪些症状?
周国红确诊甲状腺癌转移前,并非没有征兆。
3月3日,医院工作区就晕倒过。
周国红说,她以为是长期工作疲劳所致,继续拖着疲惫的身体,向上级递交了请战书,医院重症医学区奋战。
“结束支援的最后几天,身体太难受了,实在坚持不下来了。”周国红第二次晕倒了。
她曾这样描述自己整个三月的状态:“我的嗓子不时喘不上来气、咳嗽,那股难受劲,像有人掐着你的脖子一样。”
在抗疫战场上,周国红就这样将自己置之度外,忍着病痛硬生生地扛了整整一个多月,不禁让人泪目。
小医在此也提醒大家,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
01
脖子上出现肿块
在气管前、颈根处出现肿块,质地坚硬是甲状腺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这个肿块不能随着哽咽移动,并且会逐渐变大,而且颈部处还可以看到淋巴结肿大。
02
吞咽困难
甲状腺癌会使得喉返神经和气管食管受到压迫,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的现象。
多数的患者出现这种症状会认为是因为喉咙不适而引起的,其实不是的,甲状腺癌也会引起这个症状的出现。
如有压迫颈交感神经,患者会产生霍那综合症,当压迫浅支神经时,病人会有耳肩等部位的疼痛。
03
脖子肿块转移
一些患者本身就有甲状腺肿大现象存在,近期如果突然发现转移现象的话,一定要引起警惕。很可能是甲状腺癌出现之后而引起的肿块发生转移。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01
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生活中要控制好碘的摄入量,不要过量也不要过少,过多过少的摄入碘都会增加患有甲状腺癌的几率。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摄入碘的量在μg即可。
同时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戒烟限酒;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02
注意雌激素水平
对于青春期、更年期、妊娠期的女性,要注意自身的雌激素水平,让雌激素水平保持平衡很重要。
03
学会自检
学会自行检查颈部的方法,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颈部出现圆形肿块;
●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
●单个结节肿大且表面不光滑;
●肿块增长速度快,可在几十天或者医疗一个月内明显增大。
但是也不必过分恐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显示,每5个人中就有近1人有甲状腺结节,专家表示,90%甚至95%以上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病变。
04
避免放射线物质的照射
要尽量避免受到放射线物质的照射,特别是婴幼儿及儿童。放射线照射或者接触放射线物质是导致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对于一些经常要接触辐射的人群,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并且要定期的进行体检。
05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很重要,建议增加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
特别提醒:甲状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如果家人有甲状腺癌的病史,需多留意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癌症家族中的“惰性癌”
即便是不小心患上了甲状腺癌,也不必谈癌色变,甲状腺癌被很多人称为“懒癌”,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癌生长缓慢,对于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手术后,是有比较良好的治愈效果的,而二者占到了甲癌总数的95%左右。
在国际癌症分期中,年龄是甲状腺癌分期的重要指标。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不管是否存在移转,均属于预后良好的I或II期。对于临床I期的患者,10年生存率几乎是%。只有在大于55岁的人群中,出现较多的淋巴结转移以及全身转移的患者才属于III期或IV期。
据报道,周国红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做了CT检查,“双肺部出现了慢性炎症,医生让我高度警惕,回到合肥结束隔离就复查。”
目前,周国红身上的癌细胞已顺着淋巴已转移至肺部、肝部、盆腔等人体多处器官。
最后想说一句,面对疫情周国红都挺过了,希望这次她也能平安过关。
-END-
来源:丁香医生、生命时报、北京预约挂号、甲状腺大讲堂、医院等
编辑:高雅
校对:王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世界免疫周丨有关新冠病毒疫苗,世卫组织解答了这六个问题
人人都要做新冠病毒检测吗?官方:这类重点人群应检尽检
一分钟读懂丨年国家卫健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出炉,都讲了啥?
复阳患者有传染性吗?全国医疗服务何时恢复?官方回应来了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院均应具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
癌症防治宣传周丨肺部发现磨玻璃影或肺结节就是患上肺癌了吗?
就医时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84岁钟南山院士:健康饮食和运动铸就不老传奇
上班族,预防新冠肺炎,你关心的都在这
一图读懂丨哪种场合戴哪种口罩?官方答案来了!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