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松阳县“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深挖县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让法治宣传插上文化传承的翅膀,县司法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县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共同举办“传承乡土风情弘扬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手工艺创作大赛,向全县共征集余件展示松阳县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和地方特色法治文化作品。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本次大赛民间技艺类的
法治文创作品吧~
作品名称:法典之名作者:叶霄云
木雕作品《法典之名》是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为创作灵感,选取黄杨木,将法典形象以书籍形式通过木雕技艺展现出来。
作品大致经过木材处理、立意画稿、打凿粗坯、修光过细、打磨抛光、着色上光等步骤。作品一面是文字“法典”两字,另一面为“违法的事不在小绊人的桩不在高”字样。寓意一方面是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诞生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木雕刀刀入木的形式,将法典精神刻进群众心里。
作品名称:“法治”公平称作者:陈美红
钉称作品是传统的非遗技艺,本次大赛“法治”公平称看似结构简单,但工序繁琐,需要经历刨圆、打磨、定位、钻孔、装秤纽、打秤星、上料、校准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称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钉称作品写有对联“奉公守法上下平,心底无私天地宽”字样,这和法治核心价值“公平正义”相契合。钉称作品二写有“稳重权衡”字样,寓意公权力的运用,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作品名称:法治团扇作者:李越、叶子平
扇子是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于写字作画,也是我国绘画特有的形式之一。本次作品法治团扇,就是将书法、绘画、法治元素与扇相结合,扇面行书给人一种舒适感,疏密相间、饶有意蕴。法治团扇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更富有文人趣味和法治韵味。
作品名称:古法造纸摆台作者:周芳娣
古法造纸摆台是将松阳安民乡李坑村古法造纸技艺与法治主题相结合的文创作品。原料取自当地山桠皮,取皮晒干,浸泡三两月再敲打,经加石灰腌、反复碓细、大锅蒸熟,再进行一系列“霉烂”、榨干、碓细、漂洗等工艺,混入“捞纸药”(用野生猕猴桃藤浸出来的胶水),才能成为制纸备用的“纸浆”,最后将草、花撒在纸浆中,形成花草纸。
古法花草纸,花草与纸融合为一,作者还巧妙将法治元素融入其中,绘出一幅别样的诗意。
作品名称:“法韵”同心杯
作者:松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延庆寺塔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也是松阳著名文化地标。延庆寺塔茶具套装从六面七级的塔身造型中汲取灵感,将延庆寺塔解构成一套完整的茶具套装。
“法韵”同心杯茶具,以六角造型的品茗杯构成塔身,配套的杯托反扣在杯口构成飞檐,塔顶刚好作为底部茶壶的壶盖。六个品茗杯分别内刻“法治兴则国兴”字样,在强调艺术造型同时,又很好地融合了法治元素,体现了法治文化与陶瓷文化完美融合。
最后,诚邀您来松阳,
以一组“法韵”同心杯
品一盏松阳非遗茶(端午茶)~
原标题:《松阳非遗的别样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