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清水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推进碧水攻坚战的基础性、标志性工程之一。我省已累计完成余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开启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时代,打造了一系列标杆。我们将推出“源头治污标杆”专栏,介绍全省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典型,共大家学习经验、交流共鉴。今日推荐义乌市“五全”——园区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面源污染全管控、设施运维全常态、园区河道及小微水体水质全达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目前,义乌市拥有省级以上“污水零直排”建设工业园区2个,省级以下28个。义乌市涉水重点污染企业共68家,其中印染54家、电镀11家、造纸2家、化工1家。
年1月10日,义乌印发《义乌市重污染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建设实施方案》,对企业内部“污水零直排”建设明确“九要求”,企业外部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与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一并开展,实施全域“污水零直排”建设。
“一三四六八九”
整治建设有讲究
织好“一张网”
将义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各镇街工业功能区分成35个区块,以家用地企业为单位,建立全域雨污分流网络化清单,逐个推进整治。
画好“三张图”
?设计好《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作战图》,将整治工作职责、具体步骤、时间节点等内容纳入“整治作战图”,引领倒逼整治工作;
?完善好《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流程图》;
?制作好《企业雨污管网平面分布图》。
出台“四办法”
出台《义乌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义乌市排水许可证管理办法》、《义乌市取水管理办法》、《镇街工业企业雨污分流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细化了雨污合流整治相关工作政策。
制订“六张表”
?《工业区企业情况表》,完整录入工业用地企业法人、所属行业、承租企业等基本情况;
?《工业区企业分组情况表》,明确企业具体分组情况;
?《企业雨污合流整治分组联系表》,每个组成立工作小组,组长一般由网格长兼任,成员由环保局、水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排水公司、环评公司、清淤公司、检测公司等部门和企业专业人员组成,并明确具体工作职责;
?《工业用地企业自查登记表》,由用地企业主按要求填写自查表;
?《企业雨污合流综合排查表》,各部门将排查出的每家用地企业具体问题填入综合排查表;
?《雨污合流排查问题汇总表》,按照问题性质和类别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和归纳,便于整改中指导和服务。
开展“八步骤”
?逐家上门排查;
?将各专项排查组将问题汇总梳理后,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倒排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
?挑选专业施工队伍、环评中介机构,上门为企业服务;
?企业根据问题清单,自行选择施工队伍对雨污管网进行改造;
?由专业清淤公司对企业已建雨污管网、化粪池等进行清理维护;
?办理排水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制作“一企一档”,雨污管网平面布局图制作后在企业内显眼位置上墙;
?组织验收组对整改后的企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纳入长效管理。
明确“九要求”
针对工业园区内的重污染企业,除按一般工业企业要求开展整治外,还有九条整治要求。
?建设污染区块初期雨水收集池,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或纳入市政污水管网。
?雨污分流系统实施生产废水重复利用。
?工业废水收集输送应采用明管、明管套明沟或架空敷设,并涂刷统一识别色(污水管黑色、雨水管宝绿色)。
?设置雨、污水排放口标识,标明排水单位名称、管径、高程、额定污水排放量等,雨水排放口设置应急控制闸(阀)门。
?设置废油废液收集设施,按环评要求规范处理,不得排入雨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需统一收集,餐饮废水设置隔油格栅池等处理设施。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应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相应的行业排放标准后纳管排放,不得采用稀释法降低浓度排入城镇排水管道。
?企业雨水排放口实现“晴天无排水、雨天无污水”,雨天污水管水量相对晴天增加量不超过10%。
?设立“污水零直排”公示牌,以图文形式标明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管网分布等基本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环境、口碑“双丰收”
经济、社会“得双赢”
实现企业的规范和产业的提升。通过“污水零直排”建设,开展小微综合体、产业园建设,倒逼企业转型。义乌市3万家中小微企业得到规范提升,小微企业园区集中度明显提高,老旧工业功能区有机更新余亩,推进绿色制造和生态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义乌市共有21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中心城区8.4平方公里城市绿肺初见雏形。后宅街道低小散企业通过“污水零直排”连片建设,形成十连片,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投资余万元建设雨水收集、废水循环回用等节水设施,月自来水用水量从1.5万立方米降至立方米左右,每年节约水费80多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义乌市各类断面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全域无劣Ⅴ类小微水体,八都溪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实现污水厂出水标准跨越式提升,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Ⅲ类水。通过提升改造和工艺优化,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从国家一级B标准、国家一级A标准、“义乌标准”、“金华标准”到“新义乌标准”,即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Ⅲ类,实现5次跨越式提升。同时,因有机更新带来环境的改善,如义乌江湾区块,将原来集聚的低小散企业拆迁一批、关停一批、整合入园一批,现在原地建起占地亩的义乌市儿童公园,附近的小流域杨村溪也从黑臭水体蝶变成水清岸绿景美休闲好去处。
获得群众好口碑。“五水共治”(河长制)知晓度、参与率、支持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得到大幅度提升,全省排名前移了35位。
下一步工作
不断巩固提升。组织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同时根据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及配套技术要点(浙环函号)的要求,对义乌市30个工业园区(部分因区块有机更新已拆除)、68家重点企业、以及一般工业企业分类逐条对标自查,做好现场整改及资料台账完善工作。
规范运维管理。运用信息化、网格化、科技化等手段,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建立“用地企业负责企业内部排水设施建设管理、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工业区块市政配套排水管网运维管理,镇街以‘网格’为单位,对企业、第三方运维管理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如对义乌市“六小”涉水服务业(餐饮、宾馆、美容美发、洗车、洗衣、洗浴)、夜市摊点、集贸市场治水成果,全面推广“六小”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