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一套仓颉文化在寿光有了时代气息

日前,记者从寿光市仓颉研究会获悉,《仓颉造字的传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仓颉墓(资料图)

近年来,寿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仓颉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动起来,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增强群众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仓圣公园

“仓颉是造字祖先,被我们寿光人称为‘文圣’,在寿光有史可查,有据可证。”寿光史志专家、寿光仓颉研究会顾问葛怀圣告诉记者,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寿光境内出土了仓颉“二十八字鸟迹书”。明清两朝皆在寿光城内建设和重修仓颉墓,特别是清康熙年间,地方重修仓圣墓,使仓颉这个历史文化标志性人物在寿光留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不朽足迹。

改革开放以来,寿光城市发展的角角落落都彰显弘扬着“仓颉文化”的接力传承。在寿光仓颉研究会整理的大事记上,记者回望到众多重要时刻,比如年,寿光在城南建设“仓圣公园”,公园内塑巨型仓颉石雕像,建仓颉纪念堂、启秘亭;年,民间文学《仓颉造字的传说》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仓颉寿光与中华文明起源”研讨会在寿光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仓颉遗迹、仓颉造字传说、仓颉记载、仓颉书等专题进行研讨;年,山东宏源酒业有限公司建成仓颉纪念馆,面向社会开放……

圣城中学“三圣广场”

青少年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群体,寿光部分学校砥砺前行,走出了标新立异之路。圣城中学把包括仓颉在内的“三圣教育”融入思政课和知识学习环节,提炼生成“三圣教育”核心价值体系,还创办“三圣教育报”,建成“三圣广场”“三圣教育书院”等一大批文化阵地。

据传,启秘台在仓颉墓西南五里处的弥河岸边,为仓颉“观鸟兽蹄迒之迹”的土台,是开启中华文明的文化圣地,故称启秘台。在寿光仓颉研究会指导下,寿光中学建设“仓颉启秘台”,并组织师生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步入新时代,寿光人继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仓颉文化”,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巨大能量。史料记载,仓颉墓和仓颉石室就在寿光市洛城街道韩家牟城村,这里曾出土仓颉鸟迹书石刻。洛城街道和韩家牟城村以此为契机,利用市、镇、村多元投资模式,建设提升“仓颉书院”,突出书香房、国学堂、文渊湖、汉字文化游园、地书广场等特色功能区域,集中展示文祖故里汉字之源、灵龟负书、圣墓景观、汉字演变,将历史、休闲与阅读元素相结合,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增强群众阅读吸引力,推动乡风文明落地生根。

仓颉汉字艺术馆

去年以来,洛城街道屯田西村又干了一件大事:建成全国首个仓颉汉字艺术馆,以汉字起源与演变为主线,通过甲骨、陶罐、青铜器、竹简、木牍、帛书、拓片等器物上的文字,展示汉字的美妙和博大。余本自清代以来的字典被单独列为一个单元,让更多人了解汉字的成就;设计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古法造纸、纸艺作品等体验环节,让人们体验古人的智慧、汉字的魅力。既有汉字发展史展示和研究创作的功能,又集交流传播、互动体验、教育普及于一体。

“寿光是仓颉、夙沙氏和贾思勰的故里,守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必须守望好、传承好!”筹划汉字艺术馆项目前,屯田西村党支部书记葛茂学曾这样表达内心的文化情结。经过一次次外出调研和论证建成的仓颉汉字艺术馆,成为了中国汉字研学基地,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世风,教化后人,让“仓颉文化”在寿光大地青春勃发,再绽芳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y/215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