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讲,纸包含纸张和纸板两大种类,一般地说,纸张是指定量每平方米在~g以下的纸种,纸板是指定量每平方米在~g以上的纸种。通常,把薄而轻的叫纸张,厚而硬的叫纸板,介于此两者之间的称为卡纸(厚纸)。各行业对纸的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印刷行业的如色浆纸用来表示国产纸,油墨纸表示进口纸。
纸张的自然定义是“天然纤维在水的存在下形成薄片状的材料”。
纸与水的关系极为密切,但又是很麻烦的关系。这从纸张诞生的那天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纸张这东西是靠将植物纤维悬是浮于水中,使其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可以说原料纸浆是跟着大量的水一起送进抄纸机的。待将水滤去,弄成薄片状使其致密地交织在一起晾干,按标准尺寸裁切,便可供笔记、印刷、包装之用了。
最常见的造纸方法有两种,即手工抄纸和机械抄纸,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用水充分膨润的植物纤维淌流到滤网上使之脱水,倘若是机械抄纸,依靠机械手段挤出水去,让水分挥发后制成纸,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纤维容易吸水,利用水将它充分膨润,促使纤维之间形成网络状,去水后先制成湿纸,此湿纸经干燥后成为纸张。
用水来膨润植物的过程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纤维素分子是含有无数的氢氧基,易与水亲和,属于亲水性物质,其道理就是反过来巧妙地利用这种物质的特性制造纸张。
例如织造1公斤的纸张,用含有纤维素、木质素的木材1.8公斤,在硫酸钠溶液15到50g和钛酸钙溶液10到35g的帮助下制出0.9公斤的木浆。再用氯水、氢氧化钠、氧化钙60到g漂白后,加进填料,白土、滑石粉大约到克,这是为了印刷造性所需,最后施胶制成1公斤的纸,在这个过程中大约要用水升左右。
在造纸过程成,加入不同的助剂,可以让纸张产生特定的变化。例如加入抗紫外线助剂,可以让纸张在紫外线照射下长达15年不变色。而普通的印刷纸5年左右即老化黄变。加入适量的三聚氰胺可以让纸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加入涤纶短纤可以让纸的韧性提高很多倍等等,各个行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纸张进行特殊的加工。
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大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