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之七放风筝闻是艺术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儿时游戏之七——放风筝

文/祁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年玩的那些游戏,延续到今天仍长盛不衰的,恐怕当属放风筝了。

每到春天和风煦日的周天,大院的孩子就会三三两两地汇集至房门外的空地,牵着五颜六色、带着尾巴的风筝,瞅准风向从西坡或东坡一溜烟地跑到坑底下,将自己的杰作和欢快一起随风放飞到蓝天之上。

偶尔父母会带去兴庆公园,眼巴巴看别家孩子,还有上年纪的大爷放那些燕子、蝴蝶、老鹰、金鱼、蜈蚣和孙悟空风筝。因为大人顶多给你买只花纸风车,而自己糊的那种小蝌蚪瓦片样式的风筝实在羞于出手。

不过这些并未能打消我少年飞天,如小鸟般自由飞翔的梦想,依然会乐此不疲地去制作能飞起更高的风筝。竹篾子是用过的旧竹帘中抽出的,用缝纫机线扎成菱形、三角形或干字形骨架,寻面粉打成浆糊裱糊上白麻纸或报纸,再粘上长长的尾巴,最好拴上纳鞋底那种细线绳,细法的还要做只收放风筝线的线拐,以便放高后容易操控。这样一只风筝就做好了,虽然有点灰头土脸,但可尽情地放飞了。

为了让风筝飞得更高,我们会跑到建国门外的城河沿或爬到城墙上。那会儿登上城墙,一眼就能看见青黛如烟的终南山,还有成片成片的麦田。要使风筝飞得高远,要看风筝线够不够长和结实,还要学会看风使舵、收放自如的操作。会玩的能将纸叠的小桶放上去,欲与高空上的云朵和鸟儿打电话。有的还故意让风筝打仗,看谁能将对方的尾巴扯掉或干脆让倒栽葱似地栽下来。

每每都两败俱伤,不是风筝断线找不见尸首,便是风大刮挂在树上或掉在房上,害得人还得爬高上低的寻回来。大人吼一顿:不怕磨破裤子摔断腿呀!寻回来不为别的,就为那竹篾和线绳子还能重新利用。因为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除了废报纸外包括竹帘线绳并不富足。

记得小时读《干部必读》,里面收有鲁迅先生《非攻》记叙:风筝起源墨翟和鲁班师徒,即以木竹做成的木鸢用来窥探敌情。后来读《成语故事》,楚汉相争韩信作牛皮风筝系上竹笛,让军士和着笛声唱起楚歌,涣散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来历。

以后慢慢知晓自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称之为纸鸢。除了用于军事传递消息外,隋唐以后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至宋代更为兴盛。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而归。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景象。亦是中学语文李一民老师教我,五代时纸鸢上加哨子,使风入竹,声如筝呜,故称风筝才有了风筝的名词。

别看小小风筝只是孩童的玩具,几根竹篾糊上纸绢、系牢丝线即可趁风高飞。其实是最早利用空气动力,一种最原始的飞行器。自十三、四世纪传入欧洲后,风筝也于西方流行起来,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美国国家博物馆中,就有醒目的介绍和说明: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由此可见,中国人发明风筝对现代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意义。

放风筝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一种风俗和休闲娱乐方式,还包涵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和探索,风筝上丰富多样的彩绘图案,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喜庆等寓意,还有它的制作技艺早已成为艺术瑰宝。现在国内外有不少放飞风筝的比赛,据说最大的有平方米、最长的有米长的风筝。

垂老方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每到节庆假日,公园广场总有卖各式各样风筝的,小孙女已经会牵着风筝跑了,但我总想她也能学会自己糊一只风筝。

郝小奇,笔名、祁河,曾任市委副秘书长、西安日报社社长。高级编辑职称,现任黄土画派艺术报执行总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y/21505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