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白癜风能传染吗 http://m.39.net/pf/a_6860381.html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读得有些费劲,我得找一本让我读着心情愉悦的书来调节一下,于是我拿起了这本缪钺、叶嘉莹合著的《灵谿词说》。这本书是我几年前搜罗叶嘉莹先生的著作时买的,一直没翻过。叶先生在重版前言中讲了她和缪先生合作此书的缘起。其中说到缪先生曾赠她一首《高阳台》,词中有“人间万籁皆凡响,为曾听流水瑶琴”之句。这句词让我大为动容!缪叶两先生是年第一次见面的,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那一年,缪先生77岁,叶先生57岁。而之前,叶先生读过缪先生的《诗词散论》,缪先生则读过叶先生的《迦陵论词丛稿》。会议期间,两人常一起讲谈诗词,正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后,缪先生就邀请叶先生合作撰写一本论学评词的著作,于是就有了这本《灵谿词说》。缪先先的生平我不了解,之前只知道他是个历史学家,如果不是这本《灵谿词说》,我还不知道他也擅长诗词。而叶先生的坎坷人生我是了解得比较多的。她童年丧母;新婚不久,她丈夫在台湾被关进牢里,出来后性情大变;中年时,她大女儿大女婿又因车祸双双去世。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都落在叶先生一个人肩上,她要养活父亲、丈夫、女儿。按叶先生自己的说法,如果没有内心对诗词、对中国文化的深挚的热爱,她根本无法活下来!大致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人生中,当看到自己所敬仰的前辈学人给她写这句“人间万籁皆凡响,为曾听流水瑶琴”时,叶先生是怎样的悲欣交集!缪先生这种情谊,是无以复加了!而从缪先生这边看来,他写出这样的词句,也足以见出他对于遇到叶先生,也是有多么欣喜!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矣!我在网上搜到了缪先生的这首《高阳台》,是年7月写的:西蜀鹃红,草堂春暖,匆匆嘉会分襟。海雾迷茫,凌波何处相寻。人间万籁皆凡响,为曾听流水瑶琴。想清宵、露浸空阶,伫立沉吟。新来懒下高楼去,怕日斜林表,月照花阴。似此情怀,如何远证同心。蓬莱已恨传书缓,况惊飙又阻青禽。任潇潇、风雨窗前,作弄凄音。这本《灵谿词说》,不管其内容怎样——当然我相信是非常精彩的——就仅仅因为缪叶两位先生的这种交谊,也值得珍藏了。缪先生已于年辞世。叶先生则以97岁的高龄,还生活在天津南开大学,沉浸于她钟爱的诗词中。遥祝先生安康!茶者子澄

感谢您读完我的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y/214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