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可谓是所有烹饪技法中
最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味料
可市面上的盐那么多:
“加碘盐、无碘盐、加钙盐、玫瑰盐、
腌制盐、凉拌盐……
”林林总总,不下十几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到底哪种盐才最适合我们?
别急,在探讨这个问题前
先跟小编来了解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除了是一味重要的调味料外,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人每天要摄入足够的盐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同时盐还有保持心脏的正常活动、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的作用。
”虽然盐对我们很重要,但要注意摄入的量,因为盐吃多了会:
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脏损伤
加速尿里钙质的流失,从而诱发骨质疏松和肾结石
变丑,因为会引起皮肤干燥和水肿
那么,摄入多少盐才比较安全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
拿一个啤酒瓶盖,去掉软胶后,平平地装满一瓶盖,大约就是6克的量了。
接着,我们聊一聊
市面上那么多种盐
小编逐一分点来告诉大家:
1、加碘盐
为了防止碘缺乏病,便在普通食盐中加入了一定剂量的碘化钾,也是俗称的碘盐。市面上的盐,大多是这种。
○
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缺碘山区的居民。
○
不适合: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患者。
2、无碘盐
区别于市面上的碘盐,在食盐中不额外加碘。它的适宜和禁忌人群与加碘盐相反。
○
适合: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患者。
○
不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缺碘山区的居民。
3、低钠盐
在加碘盐的基础上,一部分的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有的还添加了氯化镁。
相比加碘盐,在同等摄入量的基础上,低钠盐摄入的钠含量更低,且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但味道比较淡。
○
适合:考虑中国人[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低钠盐比加碘盐更适合大多数人群。
○
不适合:急/慢性肾炎、高血钾症、心脏病患者以及在吃保钾类药物的人。
4、加钙盐、加锌盐、加硒盐……
在加碘盐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钙、锌、硒等营养元素。
但这些盐,基本也都是营销出来的概念。因为即便你将日常的加碘盐换成了这些[营养盐],也补充不了多少营养素,毕竟每日食用盐6克的限制量在那里。
它的适宜和禁忌人群与加碘盐相同。
○
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缺碘山区的居民。
○
不适合: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等患者。
另外,还有些腌制盐、凉拌盐等专用烹调盐,以及竹盐、海盐、玫瑰盐、雪花盐等风味盐,它们本质上也是加碘盐,在营养价值上没有太过不同,完全可以按照用途以及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