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曾有过“发烧”的经历,感觉自己四肢沉重、头昏脑胀,有时还浑身发冷!
在出现发热症状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服用退烧药,以缓解不适症状!
从科学角度来看,发热不是疾病,而是由疾病引发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部有完善的体温调节中枢,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一直都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下。
而当机体出现致热源、或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时,发热症状因此出现!
目前临床多见发热激活物多来自于体外的致热源,比如细菌感染、病毒、真菌感染等。而发热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当受到病原体感染之后,体内免疫系统会迅速发挥功能,和病原体抗争并导致发热!
发烧甚至可能存在它的用途,比如缩短疾病的时间、增强抗生素效果、使得感染不具备传染性等,而这些能力也可抵挡在发热时产生的不适。
临床上,除了普通的感染会导致发热外,癌症也是常见的发热因素!
癌症引起的发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癌性发热
所谓的癌性发热,指的就是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状态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非感染性发热,以及患者在肿瘤持续发展过程中,因为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癌症之所以引起癌性发热,主要和肿瘤本身可产生内源性致热源有关,比如肿瘤内白细胞浸润、恶性癌细胞释放出抗原物质引发免疫性发热等。而且,癌肿还可能会分泌某些活性物质,刺激身体发热。
除此外,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由于癌细胞被大量破坏,这些损伤的细胞又会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继而造成发热症状。癌性发热最大的特点就是持续时间长、病情时轻时重,体温在37.5~38℃左右!
2、感染发热
感染发热是癌症晚期最常出现、且较为危险的症状之一。就如上文中提到的,体内恶性肿瘤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糜烂、坏死、出血等问题。
而坏死的组织又可能会再次被身体吸收、继发腹腔感染导致发热。与癌性发热不同的是,伴随感染出现的癌变,患者往往会有连续高热、体温超过38℃以上,感染消除后仍可能会发热。
既然如此,是否长期体温在37.5℃左右,就是癌变的信号呢?
发热虽然是癌症的中晚期症状之一,但并不是癌症独有的症状表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病原体感染外,某些非感染性的疾病也可导致发热,比如红斑狼疮、亚急性甲状腺炎、肾上腺功能不全、家族性地中海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长期存在低烧问题,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恐癌,而是看身体是否有其他症状出现,并结合症状表现积极就医进行检查。只有通过专业的医疗诊断,才能判断身体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此才能针对病情、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为您推荐:
不管男女,大便时出现这个信号可能患了癌症,医院
平时上厕所的时候,出现这4个症状,暗示大肠“长肿瘤了”
26岁白领持续便秘,入院就下了病危,查出病因丈夫却拒绝抢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