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无恶
NoWindowIsBad
张利/ZHANGLi
窗是建筑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今天还在引用的“……凿户牗以为室,有室之用……”足以证明先人在文明之初给予窗的重视。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的建筑中,如果审视墙、柱、顶、台阶、门、窗等这些建筑基本要素,不难发现窗是几乎唯一的总与正向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要素。当墙与割裂、柱与耻辱、顶与压迫、台阶与距离、门与特权可以产生各种暗淡的社会文化纠葛时,窗似乎是完全幸免的。
窗的积极意义可以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来观察。
从形而下层面观察,窗当然就是对窗的物质形态的考量,而这种考量又可以分成两组基本矛盾的分析:其一,透与不透;其二,看与被看。
透与不透,即物理上的通透与隔绝,即窗对建成空间物理环境的作用。任何一扇窗都不可避免地在建筑中承担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是采光与通风的最有利因素,越“透”越好;另一方面,它又是保温与隔热的最不利因素,越“不透”越好。正是这一进退两难的境地定义了建筑的最古老话题之一,即开窗与立面的比例关系,它同时也提供了建筑形态风格演进的明显标尺。西方的经典建筑法则与中国传统木构法式都不约而同地研究这一矛盾的“最佳”折衷点,而这种难以证明或证伪的主观臆断在劳吉埃的时代达到极端。有趣的是,正是对所有这些结论的颠覆——格罗庇乌斯用于厂房的角窗——在20世纪之交宣告了建筑改朝换代的到来。至于21世纪之交的昂贵的呼吸幕墙体系,则可以看成是对透与不透的矛盾进行一次一劳永逸解答的轻狂企图,在这里,最大限度的通透同样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隔绝,至少在纸面计算上如此。
与透与不透的实证理性相比,看与被看是一个貌似圆融得多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仍然是充满冲突的。“看”,即通过窗所完成的对窗后世界的观看,其审美体验的对象是窗所采集的窗后信息。“被看”,即对窗本身的观看,其审美体验的对象是窗的所有物质形式,包括窗玻璃(纸)、窗楣、窗棂、窗台、窗套、五金构件,等等。“看”强调建筑对建筑以外事物的吸纳,其最高境界是人、窗、景的对位连接,因而窗本身的形式在建筑体验中基本削减为边框。而“被看”则是强调建筑本身的物性自主,其最高境界是窗先于其他空间存在的完美与精致。显然,“看”与“被看”的冲突远比透与不透的矛盾难于调和,而且各自的代表实例也无一不是采用了一边倒的作法。在“看”的方面,网师园的景窗、斯卡帕的城堡美术馆的凸窗及美尔尼科夫别墅的蜂巢窗均与其后的景物相互依存,融为一体;而在被看的方面,洛桑大教堂的玫瑰窗(窗玻璃)、故宫景仁宫的花窗(窗棂)、高平万寿宫的压窗石(窗下楣)、霍尔的MIT学生宿舍的彩色窗洞侧壁(窗套),则均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存在,它们把观者的视线锚固在了窗本身,而不是窗后的世界上。
除去物质空间的价值外,窗还明显具备着形而上的意义——那句深入人心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充分表达了窗在营造精神对话方面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针对的是广义的窗的原型,即它所带来的对另一世界的抽象抵达。从原型上讲,虽然“门”“窗”都是在两个被阻隔的世界之间造就联结,但与“门”相比,“窗”因为放弃观者身体的实际可达性,而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潜力:陈继儒的“小窗”被用来建构文人的自省,苏轼的“小轩窗”被用来建构生命跨越死亡的交融,萨特的“看得见风景的窗”则被用来建构灵魂对桎棝的破除。当窗出离采光、通风的功用而升华时,其形而上的意义总是能形成更为长久的价值:龙门石窟与莫高窟把其所依附的岩壁变为了物质世界与信仰世界之间的屏嶂,而数以百千计的洞窟恰恰是连接两个世界的窗口;同样利用窗洞口来表现宗教力量的(当然在此是依赖光的质量)还有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与弗德勒的圣十字教堂;MVRDV在阿姆斯特丹的社会住宅利用空中花园的洞口形成巨“窗”的隐喻,创造了板式住宅前后社区空间的联系;UNStudio的奔驰博物馆则是利用夹层的水平框景特性,在不同的汽车年代陈列之间形成了不仅是跨越空间、也是跨越时间的“窗”。
每一扇窗(或“窗”)都是一个美好的存在,也都是耐人寻味的。□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世界建筑》
全文刊载于《世界建筑》期P12-13。转载请注明出处。
简讯
10
篇首
12 张利
窗无恶
窗
14 青木淳,青山周平,曹晓昕,褚冬竹,丁垚,范路,方晓风,郭屹民,何崴,黄蔚欣,赖德霖,李振宇,刘珩,刘宇扬,鲁安东,吕敬人,增田信吾+大坪克亘,青锋,曼弗雷多·德·罗比兰特,菅野裕子,汤桦,唐克扬,陶磊,五十岚太郎,王昀,夏珩,周渐佳
关于窗
24 张永和,周榕
关于窗的对谈
28 YKKAP株式会社窗研究所
藤本壮介访谈——窗的试行
36 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
切尔西第11大道号,纽约,美国
42 让·努维尔建筑事务所
“白墙”,尼科西亚,塞浦路斯
46 S+PS建筑师事务所
拼贴住宅,孟买,印度
50 Block建筑师事务所
素食斋,胡志明市,越南
54 吉尔巴托洛梅建筑师事务所
崖之宅,格拉纳达,西班牙
58 长谷川豪建筑事务所
林中小屋,轻井泽,长野,日本
62 青木淳建筑计划事务所
SIA青山大楼,东京,日本
66 斯米连·拉迪奇建筑工作室
年蛇形画廊,伦敦,英国
70 mk27建筑工作室
垂直伊泰恩大楼,圣保罗,巴西
74 AS建筑工作室
克雷泰伊大教堂扩建,克雷泰伊,法国
80 Cumulus建筑工作室
恶魔之角,阿普斯劳恩,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
84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
匡溪科学研究所,布隆菲尔德山,密歇根,美国
88 增田信吾+大坪克亘建筑师事务所
边界之窗,船桥,千叶,日本
94 永山佑子建筑事务所
胜田台住宅,千叶,日本
98 罗斯·兰登和FH建筑师事务所
罗斯·兰登健康教育中心,曼尼亚,乌干达
建筑文化
夏珩,彭嫱
中国传统木构中的凸窗现象之“坐窗”不能坐
城市规划
邓巧明,刘宇波
昆·斯蒂摩的“城市多样性地图”方法及其在高密度校园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记忆与再生
奥格内·马里纳,亚历山德罗·阿曼多
斯科普里的专有性和包容性空间实践
为了世界杯
梁迎亚,朱文一
基于SUI评估方法的世界杯赛场赛后利用策略探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申办世界杯规划战略研究系列(十三)
改进建筑60秒
施卫良,边兰春
读书
本期作者
工程实录
叶露,蔡爽
亦“内”亦“外”——江苏移动苏州分公司综合楼设计
本期责编:项琳斐,辛梦瑶
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购买/08期《世界建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