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的良性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俗称“甲亢”)、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引起的结节性改变等。它们有可能“恶变”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疾病。它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格雷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
又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患者体内有针对甲状腺的抗体,可以缓慢而持久地刺激甲状腺增生和分泌,它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诱发因素之一[1]。
我们知道,脑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hyrotropin,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负责调节甲状腺细胞增殖和激素分泌。如果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TSH 分泌就增多。
有学者[2]认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antibody,TSAb,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一种)作用类似于 TSH,对格雷夫斯氏病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它还可能刺激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发展。还有学者发现[1],甲状腺结节患者如果曾有格雷夫斯氏病史,结节癌变风险更高。
尽管如此,目前医学界并没有明确揭示格雷夫斯氏病和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
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Plummer病)
它由甲状腺结节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往往在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基础上发生。
目前,它与甲状腺癌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有报道患者发生甲状腺癌的几率为 2.5%,也有报道统计为 9%[3]。
毒性甲状腺腺瘤
也称高功能腺瘤,发病机制不明,它是否恶变,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4]。
结节性甲状腺肿
是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的晚期表现。它的发生与 TSH 的长期刺激有关。
患者体内碘含量不足或代谢异常,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使 TSH 分泌增加;在 TSH 的刺激下,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
而 TSH 长期刺激也可能增加癌变几率。有研究报道,在因结节性甲状腺肿而手术的患者中,甲状腺癌检出率高达 4%~17%[5]。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与乳头状癌的关系更密切。一项研究检测了 9287 例甲状腺标本,发现慢性甲状腺炎患者中有 25% 患有甲状腺癌, 而非甲状腺炎患者中这一概率仅为 2.4%[6]。还有调查发现,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患者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群的 3 倍[6]。
除甲状腺癌外,在HT基础上还可能发生甲状腺淋巴瘤。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否会恶变,一直存在争议。有报道它的恶变率高达 7%~38%[7]。另一项研究随访了 354 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发现有 27 例(7.6%)发生癌变[7]。
总结
目前,几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并没有结论,尽管有时发现“伴发”现象,但并不能就此认为它们存在因果关系。
甲状腺癌早期往往没有特殊症状,如果您患有上述甲状腺疾病,建议您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颈部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