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化生
1.定义
细胞表型从一种细胞类型改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的一个良性的过程。
2.鳞状上皮化生
(1)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转变为具有鳞状细胞特征的上皮的良性过程;
(2)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发生(见表1);
(3)发生鳞状化生的临床特征基于出现鳞状化生的病理过程。
(4)最常见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的鳞状化生见于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有退行性变的腺瘤样结节,后者自发发生或继发于创伤性事件,如以前的细针穿刺活检。
(5)有时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伴或不伴鳞状细胞性甲状腺炎)。
(6)滤泡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另一理论是从后鳃体衍生的实性细胞巢起源,大部分证据倾向于甲状腺鳞状细胞的出现为滤泡上皮细胞起源。
表1可能伴有鳞状上皮化生的甲状腺病变
非肿瘤性
1)结节性甲状腺肿(肿瘤样结节)有/无退行性改变;
2)慢性(灶性)淋巴细胞习惯甲状腺炎;
3)桥本甲状腺炎及其变异型;
4)细针穿刺或手术活检后;
5)发育性:实性细胞巢(鳞状灶);胸腺残留(Hassal小体)。
肿瘤性
1)乳头状甲状腺癌;
2)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甲状腺癌;
3)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4)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
5)甲状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
5)畸胎瘤。3.病理学特点
3.1鳞状上皮化生的组织学特点
1)外观形态温和的细胞巢呈圆形至椭圆形(包括桑葚形),无浸润性生长;
2)可以看到角化和细胞间桥;
3)基底样细胞可能存在;
4)缺乏细胞异型性,包括缺乏明显的多边形和异型性,低核/胞浆比,可见核分裂相,但数量有限,无非典型核分裂。
5)无相关粘液细胞。
3.2.鳞状化生的程度可能是:
局灶(较常见);广泛(不常见)。
3.免疫组织化学:
1)细胞角蛋白(AE1/AE3)阳性;
2)TG反应不一,TTF-1可能阴性;
3)P63阳性,在细胞巢周边可以看到显著阳性。
4)降钙素、嗜铬素、癌胚抗原(CEA)、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阴性。
4.突变分析:BRAF和RAS阴性。
甲状腺鳞状上皮化生
A:鳞状上皮化生灶(箭头所示)伴有一个小的腺瘤样结节(顶部),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背景中。B:高倍放大的化生灶包括个别细胞角化和细胞间桥。
5.鉴别诊断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和粘液表皮样癌(MEC):1)认为两者都源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鳞状上皮化生;2)大多数鳞状上皮化生病例缺乏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异型性和/或浸润性生长;3)缺乏EMC分化的表皮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混合物。
6.治疗与预后
是基于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病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