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大家庭里有好多的成员,常见的有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亚甲炎、桥本氏病、甲状腺癌等。
老大: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当之无愧的“大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很多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体表触诊完全无法触及,只有在超声检查时才会发现,大多数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只需要定期复诊即可,如有可疑情况,医生会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老二:
甲亢
多见于20岁~40岁的成年女性,男女比例为1∶4~1∶6。起病多较缓慢,少数可在应激、创伤或感染后急性起病。常见的表现就是心慌手抖、怕热多汗、烦躁易怒、突眼。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导致呼吸肌麻痹,甚至出现甲亢危象,危及生命。
老三:
甲减
成年型甲减多发生在40岁~60岁,起病隐匿,经常疲乏无力、体重增加、反应迟钝。如果发病在胎儿或者新生儿中,则称之为呆小症,表现为不可逆的身材矮小及智力低下。
老四:
亚甲炎
是最不易被人忽视的,因为亚甲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和颈部明显疼痛,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甲亢或者甲减。
老五:
桥本氏病
90%以上发生于女性,有家族聚集现象,不少患者临床症状缺如或不典型,早期仅仅是血液中TPOAb、TGAb升高,病程较长,随病程进展可出现甲减。
老六:
甲状腺癌
最令人头痛,占所有恶性肿瘤1%左右,20岁~30岁的年轻人高发。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比较“懒”,进展也比较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经规范化治疗的早期甲状腺癌2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
甲状腺结节:
评估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是甲状腺B超检查,B超可显示结节大小、数量、边界、结节内部情况(包括血流,钙化,囊性、实性还是囊实混合性病变)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临床上对于大部分小于1.0cm尤其小于0.5cm的甲状腺结节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合并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注意进一步检查:甲状腺B超提示恶性征象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童年时期有头颈部放射线暴露史;家族中有甲状腺癌病史时。如果甲状腺结节大于1.0cm,首选B超检查,当B超有可疑征象时应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理。
饮食:
甲状腺结节根据病因不同,对于碘摄入的需求也要区别对待。简单来说,甲状腺结节如果合并甲亢,应忌食碘。如果没有甲亢,一般建议仍然可以使用碘盐,限制海带、紫菜等含碘高的食物摄入即可。不同性质的结节对碘摄入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
炎症性结节:
高碘饮食有加重炎症的作用,对于此类结节应该控制碘的摄入。限制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可以食用碘盐。
甲状腺囊肿:
一般是由于缺碘,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出现甲状腺囊肿。因此在饮食上还应该增加含碘食物的摄入量,甚至在缺碘地区可能还需要补碘。
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多数是在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基础上,病情反复进展形成。如果曾经患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应增加富含碘的食物摄入。
肿瘤性结节:
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分别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恶性肿瘤。此类结节的产生病因复杂,目前还不明确。可能和缺碘有关,如果没有合并甲亢,保证正常的碘摄入即可。
某些蔬菜,如西兰花、卷心菜、萝卜等植物中有一类抗氧化物质——硫苷,这类物质能抑制甲状腺吸收碘,导致甲状腺素(T4)浓度降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导致甲状腺肿大。这种促进甲状腺肿大的作用在缺碘的情况下更严重。因此,如果患有甲状腺结节,应该尽量避免一次生吃超过1斤此类蔬菜,尤其在碘摄入不足的情况下。
治疗:
岳氏甲状腺病超导介入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成首选
一、手术治疗:假如甲状腺结节像庄稼地里的草,手术治疗就像锄草一样,把一些大草锄了,还有可能伤及庄稼,而一些小草苗,草籽仍无法清除或破坏。过一段时间,又长了一地草。手术只是把一些大的结节切除,或切掉一部分甲状腺组织,而且如同小米粒一样的肿瘤过一段时间又长了起来。医学调查50%以上需要二次手术,临床上遇到曾有做8次手术的。
二、岳氏甲状腺病超导介入法:岳氏甲状腺病超导介入法治疗甲状腺结节,是在全数字高清B超引导下,经皮直接介入到甲状腺病变部位,药物直达病灶,就如同打灭草剂一样,大小结节都可吸收到药物,一并杀死,抑制其生长,防止其癌变,却对正常甲状腺功能没有影响,具有不住院、不手术、无疤痕、安全可靠等优点,而且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首选疗法。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甲亢原因很多,诊断甲亢应首先判断病因,可以是甲状腺炎、碘摄入过多、甲状腺激素摄入过多,甲状腺高功能腺瘤等,但最常见的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引起的甲亢-Graves病。Graves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全身各系统代谢增强,发病前多有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诱因。大部分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是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同时出现消瘦、心慌、心悸、大便次数多等代谢增强的表现,一部分患者会合并突眼等表现。甲亢的主要检查是甲状腺功能测定(简称甲功),典型甲亢血清检查T3/T4高、TSH低,TRAB阳性。
饮食: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导致的,所以,对于甲亢患者应该禁碘,也应该禁止摄入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通过减少过量甲状腺激素的产生而达到治疗目的。药物治疗的优点是疗效确切、安全、费用低、不需要特殊设备及条件。缺点是疗程长(至少1.5年),治愈率低(40%),复发率高(50%~60%)。常用药物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血液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及过敏。
放射性碘治疗:通过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破坏腺体细胞,使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或药物过敏者、合并心肝肾疾病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者,年龄最好在50岁以上。优点是起效快。缺点是剂量掌握不好,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尤其远期甲减发生率高,一旦发生甲减,患者以后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甲状腺较大,尤其有压迫症状、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无效、停药复发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坚持者均可选择。缺点是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
岳氏甲状腺超导介入法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通过B超定位引导,把药物经皮介入到甲状腺体,平衡免疫,不手术、无创伤,无疤痕、安全可靠,不耽误工作和学习。想了解更多,请联系我们!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
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引起全身代谢减低的综合征。甲减病因复杂,最常见的三大原因是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甲减发病隐匿,病程较长,往往缺乏特异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全身代谢减慢及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比如怕冷、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或者月经过多、不孕。较重者表现为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声音嘶哑、毛发稀疏干燥、面色苍白、颜面和(或)眼睑水肿、唇厚舌大、皮肤干燥、粗糙等。少数病例出现胫前黏液性水肿。累及心脏可以出现心包积液和心力衰竭。
饮食:
甲减患者大多数是因为碘的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特别是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可以应用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及甲减,同时也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疑问
可直接右下方留言、发送后台消息
或者拨打、-进行咨询
我们将有专业的医务人员
为您提供权威的解答
你还可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