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纸和竹简谁贵一张小小的竹片,承载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找到了更为普遍和便宜的材料来制作纸张,从此古人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就是我们现代纸的起源。为了纪念蔡蔡,后人还给他的纸起了个名字--蔡侯纸。

说到纸贵不贵的问题,这还得从西晋的文学家左思开始说起,据说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家学氛围非常浓厚。

可左大人小时候很顽皮,不爱读书,书法,弹琴学了一大堆,都没学成。父亲曾经还说他:看来这辈子没什么出息了。小左大人听到这话非常受刺激,觉得自己不念书确实没出息,于是开始勤奋学习。

光阴如流水,几年间他坚持不懈的读书,终于变成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文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齐都赋》就是他努力的代表。

后来他专心研究三国时期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花费了了整整十年时间,再次完成了名作《三都赋》。

一时间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竟然导致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

自此就有了成语“洛阳纸贵”。

但实际上,纸张普及之前,竹简才是人们使用的书籍形式,也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

竹简的制作过程繁琐,并非砍掉竹子,拿下来就能直接写。需要经历古代:裁-切-烘(杀青)-书写-钻孔-编。

竹简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才最终选择的书写工具。

事实证明,像之前的无数次艰难抉择一样,这次,也是明智的选择,我国历史上出土的许多文物中,竹简都得以保存了下来,这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代竹简也是可以用现代工艺来进行体现的。

简牍起源于商代,《尚书·多士》里曾有过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到了战国时期,竹简的使用变得十分广泛。后来由于纸的广泛使用,简牍才被纸代替。

文字从贵族开始兴起,竹简也是,而且竹简工艺繁琐,价格当然也比纸贵的多,文言文就是最好的写照,在整理文章的时候特意删去了一些可有可无的字,为的不就是能够节省成本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qz/2151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