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人吃糕那些事儿

寿阳人把糕当作一道美食。

经常在街上听到人们有趣的打招呼:

问:晌午吃甚来?

答:油糕。

所问者必会啧啧有声:哦。原来你吃好的来!

当然,这是很久以前的惊叹了。

很久以前,人们吃糕,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

现在,糕已经成了平常饭,想起来就吃,还不用煞费心血千辛万苦亲手蒸、揉、捏。

小区门前的菜店里,无论何时都有现成的素糕在卖,只需要回家下油锅一炸,就能吃上烧嘴的、黏软的、甜蜜的油糕。

寿阳人爱吃糕,自然有做糕的传统和手艺。

做糕,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黍子到糕,需要一系列的工艺。

记忆里,传统的做糕流程是这样的。

在决定明天吃糕的当天,母亲会从存粮的大瓮里舀出一瓢瓢金色的黍子,装在布袋里到磨坊碾成金黄的黄米。

黄米背回家,先用水浸透一晚上,第二天捞出来沥尽水,在石臼里用铁杵一下下捣成粉面。俗称“捣糕”。

经过筛子的精选和挥汗如雨的不停捣砸,黄米变成了黄米面,然后进入下一个程序---上火蒸。黄米一层层铺在蒸笼上在火上蒸一个小时。

蒸是有技巧的,需要掌握好火候。蒸好后的黄米面熟了,散发着一股黍子的清香。赶紧趁热下锅盛进瓷盆里,要把蒸熟的黄米面揉在一起揉均匀揉劲道了。

面散发着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很烫很烫,这时候需要一瓢凉水来帮忙。往往是双手蘸着凉水,一下下翻滚揉搓发烫的黄米面,在一瓢凉水的帮助下,把滚烫的黄米面揉成均匀发亮的一团,然后抹上胡麻油,开始捏糕。

糕馅儿早就准备好了,主要是红豆红枣红糖调和成的豆馅,还有就是土豆丝、胡萝卜丝加豆腐调成的菜馅。

捏糕的时候,从发烫的糕面上揪下一个面团,在手里抟成碗状,然后把豆馅或者菜馅包进去,工艺做法类似于包饺子,包成一个团后双手压扁成圆形,晾在案板上。

想收到此类文章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qz/2149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