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细胞疯狂转移,靶向治疗前后病灶逐一对

白癜疯 http://www.tlmymy.com/

一、肺癌转移会有多“疯狂”

以下是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首次就医确诊为肺腺癌时的PETCT图像,可见肿瘤已转移到脑、胸腔和腹腔多个脏器、多处肌肉和腹股沟淋巴结等。患者在骨科住院明确诊断,查出EGFR敏感突变,在肿瘤内科医生指导下靶向治疗1年余。

二、一代和三代靶向药物治疗15个多月,再次进展

一代和三代EGFR-TKI均发生耐药后,第2次做PETCT检查,发现原有的部分转移灶得以很好控制,但也有不少新发转移灶:骨转移和肠管转移(未经小肠镜确诊)等,小肠转移很少见。(PETCT室考虑为肠套叠,但临床不支持)

三、比较15个月靶向治疗前后,原发灶和全身病灶逐个对比

以下第和2、4、6、8行为确诊时(-10-17)的PETCT图像;第1、3、5、7排是15个月靶向治疗后(-2-15)的第二次PETCT:

患者CHFZ,女,65岁。

1.发现小腿、腹壁和腋窝肿块,住“骨科”

年10月因“无意中发现左小腿肿物2月,左腹部及右腋窝肿块2天”就医。左小腿后侧肿块从2月前的花生大小逐渐增大到鸡蛋大小。2天前又发现左腹壁一花生大小肿物,右腋窝一个鸡蛋大小肿物,遂到骨科住院。扪诊所有肿块均质韧、压痛明显、边界清、活动度欠佳、无搏动。

CT:左肺上叶占位,两肺胸膜下多发小(类)结节。PETCT:左肺上叶尖后段软组织肿块代谢活跃,右侧枕叶高密度结节代谢活跃,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代谢稍活跃,左肺下叶及右肺中叶、肝顶部、左侧肾上腺、腹腔、右侧腹股沟淋巴结、全身肌肉多处转移。

CT引导肺部穿刺活检:(左肺上叶穿刺活检)肺腺癌

肿瘤组织基因检测:EGFR基因LR。

2.在“肿瘤内科”医生指导下靶向治疗15个月余

于年10月底开始口服“易瑞沙”,9个月后耐药,换用“泰瑞沙”7个月至今。

因患者同时患有“桥本氏甲状腺炎”,长期口服“优甲乐”。

期间出现腹痛、黑便和贫血,未引起重视。

3.因黑便1年,腹痛1月住“胃肠外科”

-02-07因黑便1年,腹痛1月到胃肠外科就诊。黑便1次/天,多为成形软便。1月前开始阵发性中上腹轻微胀痛,便后缓解,食欲差,曾查血常规Hb75~85g/L,最近一次Hbg/L。

体检:腹软、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无胃肠型,无蠕动波,无包块,肠鸣音正常,无过水声。

胃镜和肠镜(.02.11):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次PET-CT(.10.17),与第一次PETCT比较,原发灶、软组织转移灶缩小或消失,肝转移加重,新出现骨转移和肠转移。

在药物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中,第一代EGFR-TKI类药物占第一位,第二代和第三代情况未见报道。此例患者腹痛、消化道出血和贫血很可能是肿瘤肠道转移所致,但不能排除药物引起的溃疡、炎症水肿。如因出现了肠穿孔、梗阻或活动出血而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就能明确诊断。

治疗肺癌的靶向药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qz/214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