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大脑上

你的大脑重达3磅,血管总计长达10万英里,拥有的神经元数量比银河中的星星还多,是人体中脂肪最多的器官,可能此刻正在遭受危害,而你却对此一无所知……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黄帝内经》

如果你问你的祖父或者曾祖父,他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何种死因,那么你可能会听到『年龄到了』这种说法。或者你会听到某人染上了可恶的细菌,患肺结核、霍乱或者痢疾而过早离世的故事。你不会听到患上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痴呆症这样的事情。事实上,从20世纪中叶起,『年龄到了』这种说法就不再出现在死亡证明上;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将直接死因归因于某种单一的疾病。如今,这种单一的疾病可能是一种持续的慢性退化疾病,并涉及经年累月累积的若干症状和多种并发症。这就是为什么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通常不是死于某种特定的小病,而是死于多种并发症,就像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材料风化、生锈,管道和电器陈旧,墙壁开始有不明显的细小裂纹。在房子的自然老化中,你在必要之处修修补补。但是除非你拆掉重建,否则老房子永远不会变新。每次修补都会为你争取更多的时间,但是最终整栋房子必须要完全重建或者到处需要大修。而且,正如人生之中的所有事物一样,人体也会衰老。先是使人体衰弱的某种疾病缠上身,接着以令人极度痛苦的速度缓慢发展,直到人体最终停止运转。

脑部功能失调尤其如此,其中就包括脑部功能失调症中最令人惧怕的一个:阿尔茨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是现代医疗中的怪兽,时常见诸报端。如果说有一种健康隐患能让其他老年疾病都黯然失色,那么就是阿尔茨海默症或者其他类型的痴呆症。这些疾病让人无法思考,失去推理的能力,并丧失记忆力。研究显示出人们对这类疾病的忧虑有多严重。年,由哈里斯互动调查公司为大都会人寿基金会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31%的人对痴呆症的恐惧更胜于对死亡和癌症的恐惧。而且,这种恐惧不仅仅存在于老年人之中。人们对于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在内的一系列大脑退化疾病存在错误的认知:『①它是在基因之中注定的;②随着年龄增长,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③如果你已经80岁高龄或年纪更大,那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这么早。我在此告诉你,你大脑的命运并非由基因决定,也并非不可避免。而且,如果你患有其他类型的脑部功能失调,比如慢性头痛、抑郁、癫痫,或极端喜怒无常,那么罪魁祸首可能并没有编码在你的DNA之中。罪魁祸首在你所吃的食物之中——是的,你没有看错:脑功能障碍源于你日常所吃的食物。我会向你证明这一点。我重申一次,因为我知道这听起来有多么荒诞:现代的谷物正在无声无息地摧毁你的大脑。在这里我用『现代』这个词的意思,不仅仅是指已经被反肥胖的人士妖魔化的精制白面粉、面食和大米,还包括许多人认为是健康食物的全麦、全谷物、杂粮、七谷麦片、口粮、石磨粮食,诸如此类。基本上,我要说的是,我们最钟爱的食物是一个损害我们最宝贵的器官——大脑的恐怖集团。更甚的是,我会表明水果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如何成了可能具有深远影响的健康威胁。它们不仅给大脑带来危害,而且会由内到外地加速你身体的老化进程。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是记录在案的事实。

我将提供全面的信息,而且是基于进化理论、现代科学和生理学角度的信息。也将摒弃外行人的教条,并且远离企业的既得利益。这里提出了一种理解脑部疾病根本原因的新方式,并且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充满希望的讯息:你做出的生活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脑部疾病。如果你现在还没想明白,我就明确地说出来了:这里并非又是在讲减肥,也不是通用型的预防性身体保健指南,这是颠覆性的。在与慢性疾病,尤其是可以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和习惯来避免的疾病的各种斗争中,我们每天都会听到一点儿新的信息。虽然人们把钱花在了如何保持苗条的信息上,却仍在逐年长胖。如果你不知道这一点,你一定是住在深山老林里。你肯定也很难找到一个不知道2型糖尿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的人,或者一个对『心脏病是排名第一的杀手,而癌症紧随其后』这一事实一无所知的人。多吃蔬菜、刷牙、偶尔锻炼一下流流汗、休息充足、不要吸烟、多多开怀大笑——这些原则是健康常识,而且我们都知道应该将其纳入日常生活,遵照执行。但在涉及保持大脑健康和大脑功能正常运行的时候,我们却往往认为自己无能为力。不知何故,我们就是注定会在盛年出现脑部功能失调,并随着年纪增长而变得年老糊涂。要不然就是我们要凭借优良的基因或者医疗突破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安排。当然了,我们或许会保持得不错,退休之后仍然思维活跃,仍能完成填字游戏,读书看报,还能去参观博物馆。而且,在脑部功能障碍与特定的生活方式选择之间,也没有像一天吸两包香烟与患肺癌或者吃许多炸薯条与肥胖之间有这样明显、直接的相关性。正如我所说的,我们有一种将脑部疾病与其他归因于不良习惯的疾病区分对待的习惯。我要把生活方式与出现一系列脑部相关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展示出来,改变这一错误的思维。有一些脑部问题在你还蹒跚学步时就会爆发出来,而另一些则在你垂暮之年才会被确诊。我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之中我们的饮食转变了,从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转变为如今基本上由谷物和其他破坏性的碳水化合物构成的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这是以下这些与大脑相关的现代疾病的根源,包括慢性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癫痫、运动障碍、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那些很可能预示着严重的认知衰退与具有典型症状的、无法治疗和治愈的、不可逆转的脑部疾病的老年健忘问题。我会向各位揭示谷物此刻在不知不觉中对脑部的直接和深远影响。

大脑对我们所吃的食物颇为敏感,近来这一点在最有声望的医学文献中静悄悄地反复出现。这一信息急待广为人知,因为一个销售被普遍认为是『有营养的』食品的行业在欺骗大众,而且这一情况越演越烈。这也导致像我这样的医生和科学家质疑那些大众认为『健康』的食物。首先,糖尿病和脑血管病是美国国内治疗费用最昂贵和最致命的疾病,而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防,并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糖尿病人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会增大一倍。事实上,就是许多与脑部相关的疾病具有共性。糖尿病和痴呆症似乎毫无关联,麸质过敏和抑郁也是如此,但是我会向各位展示潜在的脑功能障碍与极少被大众归咎于大脑的那些疾病之间的紧密联系。我还会指出千差万别的脑部功能失调之间的惊人关联,比如帕金森病和一种暴力行为倾向的根本原因都是几种脑部疾病。普遍认为加工过的食品和精制的碳水化合物是肥胖和所谓的食物过敏的原因,然而没有人解释过谷物和其他成分与大脑健康和DNA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地说,我们的基因不仅仅决定了我们如何消化食物,更重要的是还决定了我们对吃下的食物产生什么样的反应。现代社会中,在大脑健康水平终极下滑方面规模最大并且影响最深远的事件,就是将小麦引入人类的饮食。我们新石器时代的祖先极少吃谷物,如今我们称之为小麦的东西与我们的祖先偶尔吃的野生单粒小麦之间的相似之处寥寥无几。随着现代杂交和基因改良技术的发展,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耗掉的磅小麦,相比狩猎采集时代的人类偶然发现的小麦,在基因、结构或者化学组成上几乎没有相同之处。问题就在于此,我们用自身基因尚未做好准备的食物成分给自己的生理机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除了热量、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之外,食物还是一个强大的遗传表达调节器,这意味着它可以改变我们的DNA,可以让我们的DNA变得更好或者更糟。事实上,食物不仅仅是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还调节许多基因的表达。我们从这个角度了解食用小麦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当疾病出现时我们可以去找医生看病,并期待医生用最新和最好的药快速治好我们。这种便捷的想法促使医生采用以疾病为中心的处理方法,使医生扮演了药物提供者的角色。可悲的是,这种做法有两点不妥之处:第一,这种处理方法的侧重点是疾病,而非健康;第二,治疗本身往往会带来危险的后果。例如,颇负盛名的《内科学纪要》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胆固醇的绝经后妇女与不服用此类药物的相比,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近71%。如果把患上糖尿病会使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提高一倍也考虑在内,那么这个报告就更为重要了。如今,我们看到公众在生活方式对健康和疾病风险的影响上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经常听到『有利于心脏』的饮食法或者增加膳食纤维以降低患结肠癌风险的建议。但是为什么关于如何保持大脑健康和延缓脑部疾病的宝贵信息少之又少呢?是因为大脑与思想这个缥缈的概念关联在一起而使它错误地与我们产生了距离,变得不受我们控制吗?或者也许是因为制药公司的投资妨碍了人们认识对大脑健康有深远影响的生活方式?郑重警告,我对我们的制药业没什么好话可说。人们受药物滥用之害,比从药物中受益更多,这样的事情我知道得太多了。我劝你改变生活方式,你今天就可以做出一些改变,使你的大脑保持健康、敏锐并充满活力,与此同时,可大幅降低你将来罹患退行性脑部疾病的风险。正如人们在青少年时期受到的严重晒伤会影响数十年,在吃了这么多年的蛋糕后,你大脑的命运是不是已经注定了?请勿惊慌失措。我希望我能让各位读者具备甄别的能力,使你们能够遥控未来大脑的健康。一切都取决于从今以后你如何做。

我见过因为改变饮食而引起健康状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实例。比如,23岁的年轻男子在饮食方面稍作改变后,他局部震颤的症状消失了。还有癫痫病人在用更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代替谷物后,癫痫停止了。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还有一位患过一连串疾病的30多岁的妇女,她在改变饮食后,健康情况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在她来找我看病之前,她不仅经历过严重的偏头痛、抑郁和令人心碎的不孕不育症,而且还患过一种叫作肌张力障碍的极为罕见的疾病。肌张力障碍让她的肌肉扭曲到异常的位置,使她几乎无法自理。多亏了简单的饮食调整,她让身体和大脑恢复了健康,并且怀孕了。这些故事不言自明,而且是成千上万的病友的典型例子,这些病友都患有不必要的消耗生命的疾病。我听过很多病人说他们『什么都试过了』。他们做过各种神经检查,拍过各种片子,希望从中找到治病的疗法。不需用药,无须手术,甚至不用谈到疗法,只要简单的处方,他们大多数人会无药自愈,恢复健康。全谷的真相——带你认识大脑的真正朋友和敌人。这些敌人使你易患功能失调症和疾病。把经典的美国食物金字塔上下颠倒,当大脑遇到常见的食物成分,像是小麦、果糖〔水果中含的天然糖〕以及某些油脂的时候,我会解释发生了什么。虽然极低的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是理想方案〔这里指的是每天不超过60克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份水果的量〕,但我会推荐你把每天的面包换成黄油和鸡蛋,这听起来可能也会让人觉得荒唐。你很快就会吃更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并且重新思考应该购入哪些食品。被确诊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并且按照处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将会猛然醒悟,我将解释你体内已经出现了什么情况,并且告诉你无须吃药,如何简单地用美味治疗这种疾病。为了控制炎症这种脑部疾病之王的可能致命的生化反应〔更不用提从头到脚的所有退行性疾病〕,你需要改变饮食习惯。我会向各位展示,对食物的选择是怎样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来控制炎症的。吃抗氧化剂毫无意义,相反我们需要把能够打开人体自身强大的抗氧化和解毒通道的成分吃进体内。

我们总是将脑部疾病看作某种随时可能来袭的东西,而且除了遗传素质之外别无其他解释。脑部疾病与心脏病的发展不尽相同。心脏病是由于某些基因和生活方式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逐渐发展而成的。脑部疾病则好像是随机降临的疾病似的。我们之中有些人幸免,而另一些人则『饱受其苦』。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脑部功能失调其实和心力衰竭并无二致。它们都是由我们的行为和习惯逐渐发展而来的。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意味着我们能够有意识地预防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甚至像延缓心脏病一样预防认知功能衰退:吃对食物,锻炼身体。科学向我们揭示,事实上许多大脑相关的疾病,从抑郁症到痴呆症,都与我们的营养摄取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然而,我们个人之中只有1个人能够终其一生不受大脑损害,更不用提头痛一类的了。在我探讨脑部功能失调往往是营养不良的反映这一大胆观点,以及其他咄咄逼人的断言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这份调查问卷会让你明白,哪些习惯此刻正在无声无息地损害着你的健康。下面的调查问卷的目的是衡量你在神经系统疾病和严重的脑部功能衰退方面的风险因素。现在的这些风险因素能够让你将来患上疾病,比如,偏头痛、癫痫、情绪和运动失调、性功能障碍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每个问题都以最受推崇的、最新的科学研究为基础。请尽量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不要考虑这些问题与脑部疾病之间的隐含关联,请根据真实的情况回答『是』或者『否』。请注意,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回答在『是』和『否』之间,而想要回答『有时』,那么请选择『是』作为回答:

①我吃面包〔任何一种〕。是/否

②我喝果汁〔任何一种〕。是/否

③我一天吃超过一份水果。是/否

④如果有龙舌兰糖浆,我就不选择糖。是/否

⑤日常步行时我会气喘吁吁。是/否

⑥我的胆固醇检测指标低于。是/否

⑦我是糖尿病患者。是/否

⑧我的体重超重。是/否

⑨我吃米饭或比萨。是/否

⑩我喝牛奶。是/否

〔11〕我锻炼身体不规律。是/否

〔12〕我有精神系统疾病家族史。是/否

〔13〕我不额外补充维生素D。是/否

〔14〕我吃的是低脂饮食。是/否

〔15〕我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否

〔16〕我避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是/否

〔17〕我喝苏打饮料〔无糖型或者普通型〕。是/否

〔18〕我不喝红酒。是/否

〔19〕我喝啤酒。是/否

〔20〕我吃谷类食品。是/否

得分:这个测试的完美得分是一个大大的〔0〕。如果你有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你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患疾病和失调的风险就比得0的人更高。你回答的〔是〕越多,风险相应地就越高。如果你的得分大于10,那么你已进入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危险区域。这类疾病可以预防,然而确诊后未必能够治愈。

如果说一碗美味的意大利面或者一盘香甜的法式烤面包让大脑痛苦不堪,似乎令人难以置信,那么请做好准备了。你或许已经知道加工过的糖和碳水化合物对身体不太好,尤其是过量的时候。那么,像全谷和天然的糖类这样所谓的健康的碳水化合物又如何呢?我将探究碳水化合物轰炸大脑时会发生什么。许多碳水化合物中含有炎性成分,像是能够刺激神经系统的麸质。日常的不适感,比如头痛、无法解释的焦虑都是损害的开始,进而会恶化为抑郁症和痴呆症。托马斯A.爱迪生:『身体的主要功能就是带着大脑到处去。』现代社会食物丰富,芝士汉堡、炸薯条、苏打饮料、比萨饼、百吉饼、面包、肉桂卷、松饼、华夫饼、烤饼、意大利面、蛋糕、薯片、饼干、麦片、冰激凌和糖果。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以吃,并且只要在手机上按几下或者短途驱车就可以吃到任何一种食物。虽然你试着避免提到品牌名称,但是很难做到,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星巴克、神奇面包、非凡农庄、品食乐、幸运符、彩虹糖、达美乐、赛百味、麦当劳、佳得乐、哈根达斯、Cheerios、优诺、Cheez-It、可口可乐、好时以及百威,不胜枚举。同时大行其道的还有慢性病——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自身免疫失调、癌症和痴呆症等等。持续的慢性疾病可算作是生命延长的交换。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与农业兴起之前的人类在基因上和生理上相同。我们是优化设计后的产品——在大自然中经历了数千代从而形成的。我们可能不再称自己为狩猎人和采集者了,但是我们的身体从生物学的角度讲还遵循着以前的模式。事实上,我们的基因是一样的。从技术层面讲,人类的进步令人赞叹称奇,然而无数现代人所遭受的不必要的病痛,也让人不禁深思。你甚至会为此感到震惊——如今全世界因为不会传染、可预防的疾病而死去的人比所有其他疾病的总和还多,这令人难以置信。确实,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活得更长,但是这并不能弥补我们本应活得更好的事实——享受无病痛的生活,尤其是在患病的风险上升的后半生。我们比先辈的寿命长,这是事实。这一成果大部分得归功于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和儿童健康的改善。换言之,我们在意外事故和儿童时期疾病中的存活率提高了。然而遗憾的是,在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方面并没有进步。我们现在当然能够更有效地治疗许多种疾病,但是这仍无法抵消数百万的人们遭受可避免又没必要的疾病之苦的事实。当我们为美国现在的平均寿命预期值而鼓掌喝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生活质量的问题。

几十年前,围绕的是疾病诊断和如何治疗疾病,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用一种药物或者其他疗法治疗每一种疾病。如何弄明白症状并且制定出符合症状的治疗方法。今时不同往日,因为不仅仅我们遇到容易治疗和治愈的疾病的可能性小了,而且我们已经明白了许多现代慢性疾病的共性是:炎症。因此,如今医生们宁愿面对无数病因不明的疾病,也不愿意根据病菌、病毒和细菌这样的罪魁祸首弄清楚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根源。我无法开出一张能够治愈癌症的处方,也不能止住无法解释的病痛,对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更是回天无术。我能够减少或者掩盖症状,控制身体的反应,但是根治疾病与仅仅是控制病情之间有天壤之别。现在,我目睹到了医疗教育的转变。医生不再是仅仅学习如何诊断和治疗,他们也获得了思考的工具,以帮助他们对付当前这些起源于炎症横行的流行病。在进入炎症和大脑的关联之前,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我认为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脑部疾病的根源在许多情况中主要是饮食。虽然脑部功能失调的起因和发展原因不止一个,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许多神经系统的痛苦往往是由于错误地消耗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和太少的健康油脂。要理解这一事实,最佳方式是思考一下最令人恐惧的神经系统疾病之首——阿尔茨海默症,并且要在单纯由饮食引起的一种糖尿病的背景下审视阿尔茨海默症。我们都知道不良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但是大脑也会深受其害吗?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的身体设计了一种把食物燃料转化成供细胞使用的能量的聪明方法。因为几乎我们整个物种的生存所依赖的葡萄糖——身体大多数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一直稀缺。这驱使我们发展出储存葡萄糖和把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人体可以通过一种叫作葡萄糖异生作用的过程,将脂肪或者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但是这比把淀粉和糖转化为葡萄糖所需的能量更多,因为后者是一个更直接的反应。我们的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过程是一个精心设计过的过程。细胞并不是把流经血液中的葡萄糖吸收进来这么简单。这种至关重要的糖分子要经过胰腺产生的胰岛素的允许才能进入细胞。正如你所知的一样,胰岛素是细胞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生物物质之一,它的工作是把葡萄糖从血液运送到肌肉、脂肪和肝细胞中。运到之后,它可以被用作燃料。健康的正常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高。但是由于持续摄入葡萄糖〔很多是由于过量消耗了添加精制糖的高度加工过的食品,这会使胰岛素水平超出健康范围〕,导致细胞一直暴露在高水平的胰岛素中。这时细胞减少表面受体的数量以应对高水平的胰岛素。换言之,我们的细胞使自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发展成了一种叫作胰岛素抵抗的疾病。这种疾病会使细胞忽略胰岛素,起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然后胰腺做出相应反应,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糖要进入细胞就变得需要更高水平的胰岛素。这造成了一个循环的问题,最终发展成为了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将糖运送到细胞中安全地储存为能量。高血糖会引起许多问题——太多了无法逐一提到。像是一块玻璃的碎片,有害的糖造成许多损害,导致失明、感染、神经损害、心脏病,还有阿尔茨海默症。通过这一连串的事件,炎症开始在体内肆虐了。

更糟糕的是,我还要指出胰岛素可以看作是当血糖控制不好时产生的后果的共犯。令人遗憾的是,胰岛素不仅仅护送葡萄糖进入我们的细胞,它还是一种合成代谢的激素。这意味着它刺激生长,促进脂肪的形成和储存,并且是一种促进炎症的激素。当胰岛素水平高的时候,会对其他激素产生逆向影响,使激素由于胰岛素的支配作用而增加或者减少。这反过来让身体在不健康的混乱状态里越陷越深,削弱了身体恢复正常新陈代谢的能力。一个人是否会患上糖尿病确实与遗传有关,而且遗传可以决定一旦细胞不再耐受高血糖时,身体患上糖尿病的难易程度。准确地说,1型糖尿病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失调——只占总数的5%。1型糖尿病患者不分泌胰岛素,或者只分泌很少的胰岛素,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攻击、破坏了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这一重要的激素以保持血糖平衡。2型糖尿病则与之不同。2型糖尿病通常在身体长期被过量的葡萄糖损害后,在成年后被诊断出来,而1型糖尿病在童年时期或者青少年时期就被确诊。另外,在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后,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而1型糖尿病则无法治愈。尽管说基因对患上1型糖尿病的影响很大,但是环境也发挥了作用。人们早就知道,1型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共同结果,但是过去的几十年中发病率上升已使一些研究人员得出了结论:环境因素对1型糖尿病的发展影响提高了,而且也许比遗传倾向性的作用更重要。尤其是因为它与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关于阿尔茨海默症,我们开始明白胰岛素抵抗会触发患病的大脑中可憎的斑块的形成。这些斑块由一种奇异的蛋白质积累形成,从根本上劫持大脑,取代正常脑细胞。研究人员开始







































白癜风治疗标准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weiw.com/jzqys/2668.html